[发明专利]一种保健按摩枕芯的填充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000.7 | 申请日: | 201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4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程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加良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晖 |
地址: | 438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按摩 填充物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按摩枕芯的填充物。
(二)现有技术:目前市场上各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枕头品种繁多,一般其枕芯中的填充物为具有一定功效的中药粉末或小颗粒,如荞麦枕,黄荆子保健枕,决明子保健枕等,通过使用者头颈部的接触而发挥一定的保健功能;由于中药粉末和颗粒一般粒度均匀,颗粒之间相对运动较少,对人头颈部位不具有明显的按摩功能;且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人体头部的压力以及睡眠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和汗液,易结成硬块而失去其使用价值和功效。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由天然植物种子组成,通过使用者头颈部的位置变换而能形成自然按摩凸点,按摩效果明显,硬度适中,使用舒适的一种保健按摩枕芯的填充物。
本发明的一种保健按摩枕芯的填充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黄荆子60-70%,茶子30-40%。
所述的黄荆子重量百分比为66%,茶子重量百分比为34%。
所述的黄荆子粒径为2-3mm,所述的茶子粒径为11-13mm。
黄荆子,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其干燥果实呈圆球形,上端稍大略平而圆,下端稍尖,长约3毫米,径约2毫米;宿萼灰褐色,密被棕色细绒毛,包围整个果实的2/3左右,但多半已脱落;基部具短柄;果实外表棕褐色,较光滑,表面纵脉纹明显,果皮较厚,质较硬,不易破碎。内藏白色种子数枚。气香,味苦带涩,以颗粒饱满、干燥、少宿萼、无杂质为佳。黄荆子干品含精油0.1%,油中含1,8-桉叶素、1-香桧烯、1-2-蒎烯、莰烯、石竹烯以及二萜类、倍半萜醇及薁类化合物等。尚含黄酮类及强心甙。自古以来做为枕头填充物的首选。
茶子为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的果实。形如球状,壳硬,呈棕褐色,直径11-13mm。
制备时,分别将成熟的黄荆子和茶子采摘下来,黄荆子去毛,茶子拣去已瘪壳的部分,晒干或烤干;打磨光滑;筛选出粒径和外观均符合要求的黄荆子和茶子,按比例混合,装入纱布袋中,即可。
本发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黄荆子中加入粒径11-13mm的茶子,制成枕头后,当人睡在上面通过头颈部的自然挤压并变换位置时,颗粒大、重量轻的茶子被移挤到上层,小而重的黄荆子垫在下层,在枕芯表面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凹凸不平,分布不均的自然按摩凸点,且这些按摩凸点的位置随着人睡眠姿势的变换而在枕芯内呈现无规则的变化,能对头颈部位起到物理按摩作用,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其效果是一般保健按摩枕无法比拟的。
茶子、黄荆子,木质外壳坚硬,光滑,枕时不增温增热且保持头枕部所需要的温度,具有降火、醒脑的功效,对头晕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本发明作为枕芯的填充物,可制成400-2500g各种规格形状大小的枕头,根据需要,还可在其底部或上部加上一层柔软缓冲层,填充物保质期三年,到时可随意更换。本发明的原料易得,价格低廉。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黄荆子,2-茶子,3-布袋。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先将成熟的黄荆子1和茶子2采摘下来,黄荆子去毛及蒂叶,茶子拣去已瘪壳的部分,晒干或烤干;打磨光滑;筛选出粒径为2mm的黄荆子350g和粒径为11mm的茶子150g,混合,装入布袋3中,以拉链或搭扣或以线缝合即可。
实施例2,参见图1,先将成熟的黄荆子1和茶子2采摘下来,黄荆子去毛及蒂叶,茶子拣去已瘪壳的部分,晒干或烤干;打磨光滑;筛选出粒径为3mm的黄荆子1750g和粒径为13mm的茶子750g,混合,装入布袋3中,以拉链或搭扣或以线缝合即可。
实施例3,参见图1,先将成熟的黄荆子1和茶子2采摘下来,黄荆子去毛及蒂叶,茶子拣去已瘪壳的部分,晒干或烤干;打磨光滑;筛选出粒径为2.5mm的黄荆子1000g和粒径为12mm的茶子500g,混合,装入布袋3中,以拉链或搭扣或以线缝合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加良,未经程加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