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分子量非离子型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059.6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马自俊;王临红;刘国良;蔡永生;张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20/56 | 分类号: | C08F120/56;C08F4/40;C08F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量 离子 阴离子 聚丙烯酰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分子量(分子量MW可控制在2000~20000)非离子型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外文献曾报道过,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可采用硝酸铈铵-表氯醇氧化还原体系作为氧化剂,在酸性水溶液中引发聚合(G.MinoS.Kaizerman,andE.asmussen,JournalofPolymerScience,Vol.XXXVII,1959)。但由于硝酸铈铵属于稀有金属盐,价格昂贵,而且危险易爆,铈离子对环境又会造成极大污染,因此限制了产品的生产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低分子量(分子量MW可控制在2000~20000)非离子型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应用价廉、无污染、引发效率高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体系。
本发明所用的引发剂选自:
氧化剂-溴酸钾、溴酸钠、溴酸镁、氯酸钠、氯酸铵或氯酸钾。
还原剂-异丙醇、异己醇、异戊醇、异辛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氯丙醇或乙二醇。
引发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占丙烯酰胺单体投料重量的1‰~8‰,最好为2‰~5‰;还原剂用量占单体投料重量的8%~40%,最好为10%~40%。
引发剂最佳选择为溴酸钾-异丙醇;
反应体系中,丙烯酰胺单体重量浓度宜控制在15%~50%之间,最好为25%~35%。
反应控温在15℃~60℃,最好为20℃~30℃。
反应体系pH值控制在1~5,最好为1~3。
聚合反应时间在10分钟~80分钟,最好为15分钟~30分钟。
通过控制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加量,可控制产品的阴离子度。阴离子度在0~80%之间可控。氢氧化钠重量为丙烯酰胺∶氢氧化钠=(5~1)∶1,或碳酸钠重量为丙烯酰胺∶碳酸钠=(6~10)∶1。
产品分子量MW可控制在2000~20000。
本发明的特点是:引发剂价廉、安全环保、引发效率高,产品分子量可控、阴离子度可调。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缩短、生产成本低,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带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500毫升三颈瓶内加入57克丙烯酰胺单体、145毫升去离子水,搅拌将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再依次加入15毫升2N硝酸、15毫升0.2N溴酸钾。将三颈瓶置于水浴中加热至40℃,加入20毫升异丙醇,反应30分钟即可得到非离子型产品,测其分子量MW=2346。
实施例2.
在500升的反应釜内加入60千克丙烯酰胺单体、150千克去离子水,搅拌使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再加入15千克2N硝酸、15千克0.2N溴酸钾。开启控温循环水保持温度在30℃,然后加入16千克异丙醇,反应20分钟。边搅拌边加入9千克氢氧化钠,再反应40分钟,即得阴离子度为25%的产品,测其分子量MW=4443。
实施例3.
在1000升搪瓷反应釜内依次加入120千克丙烯酰胺、380千克去离子水,搅拌使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再加入30千克2N硝酸、30千克0.2N溴酸钾。保持温度在35℃,然后加入32千克异丙醇,反应30分钟。边搅拌边加入41千克氢氧化钠,反应40分钟,即得阴离子度为60%的产品,测其分子量为MW=127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条折弯机
- 下一篇:双阀联动闭环控制实现工作辊的弯辊和平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