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轮径差曲线的铁道车辆车轮踏面外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272.7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沈钢;钟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轮径差 曲线 铁道 车辆 车轮 外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轮径差曲线的铁道车辆车轮踏面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给定钢轨外形、轨底坡、钢轨顶面的接触点区域及其待优化的轮踏面外形,根据轮轨几何匹配计算,求出左右轮径差相对于不同轮对横移量的曲线,即轮径差曲线;
2)根据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要求通过三点一斜度法将轮径差曲线优化,直到满足车辆直线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为止,将优化后的轮径差曲线作为设计目标函数;
3)将优化后的轮径差曲线反推踏面外形,得到与钢轨相接处部分的外形;
4)通过拼接原踏面外形得到整个外形,调整轮缘厚度、轮缘高度、轮缘角度;
5)再对设计好的踏面外形进行轮轨几何匹配计算,求出实际的轮径差曲线,并与设计目标曲线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判断该误差是否超过设定值,若为是,执行步骤6),若为否,得到最终的车轮踏面外形;
6)调整迭代计算参数,并返回步骤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轮径差曲线的铁道车辆车轮踏面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点一斜度法为:
在曲线上选取三个控制点,在两点之间进行埃尔米特插值;第三个控制点为不动点,其后的一段函数曲线不作调整,并采用原始轮径差,调整第一个控制点,将其横坐标固定,通过调整其纵坐标来改变等效斜率,以满足的直线稳定性或直线对中性;调整第二个控制点,优化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减少轮缘磨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轮径差曲线的铁道车辆车轮踏面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优化后的轮径差曲线反推踏面外形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优化后的轮径差曲线ΔR(Ys),Ys为轮对相对于轨道的横移量,欲求的踏面曲线为Zw(Yw),给定的钢轨曲线为Zr(Yr),gw(Yw)和gr(Yr)分别为轮和轨外形的梯度,d(Ys)为接触点在钢轨头部的偏移量;
给定ΔR(Ys)、Zr(Yr)和d(Ys),求Zw(Yw);
首先假定:
a)左右轮轨几何外形对称;
b)轮径差曲线为单调变化;
c)钢轨上的接触点偏移单向,即d(Ys)≥0,当Ys≥0;d(Ys)<0,当Ys<0;
d)轮轨刚性,接触为单点接触;
当Ys=a时,轮径差为ΔR(a),右轮与右轨的接触点为Aw(Ywa,Zwa),左轮与左轨的接触点为Bw(Ywb,Zwb),对应的踏面梯度为gw(Ywa)和gw(Ywb),这时轮对的侧滚角为φa,右轨与右轨的接触点为Ar(Yra,Zra),左轨与左轨的接触点为Br(Yrb,Zrb),对应的钢轨外形梯度为gr(Yra)和gr(Yrb),设踏面与钢轨外形的原点为轮对横移量Ys=0时的接触点,也是名义滚动圆的圆心处,则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Zwa-Zwb=ΔR(a) (1)
Ywacos(φa)-Zwasin(φa)+r0+sin(φa)-b(1-cos(φa))=-a+δ(a)(2)
Ywbcos(φa)-Zwbsin(φa)+r0+sin(φa)-b(1-cos(φa))=a+δ(-a)(3)
gw(Ywa)+φa=gr(Yra) (4)
gw(Ywb)-φa=gr(Yrb) (5)
Zwacos(φa)+Ywasin(φa)+bsin(φa)+r0(1-cos(φa))=Zra (6)
Zwbcos(φa)+Ywbsin(φa)+bsin(φa)+r0(1-cos(φa))=Zrb (7)
这里b为左右滚动园间距之半,r0为名义滚动园半径;
令Ys=0时,Aw、Bw、Ar、Br重合于一点,且该点的gw(0)=gr(0)=ΔR′(0),φa=0,d(0)=0;
当Ys有微小增量a时,假定踏面和钢轨线形的梯度为常数,可以根据公式(1)~(8)求出踏面接触点的微增量,依次类推,构成一迭代方程组,求出在指定横移量变化范围内的踏面接触点的离散坐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2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变形方销顶出件的模具
- 下一篇:造粒机下料口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