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渣装置以及使用该排渣装置的煤粉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273.1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田琛;苏桂从;赵雷;胡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牛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F23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以及 使用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粉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渣装置以及使用该排渣装置的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煤粉燃烧器是煤粉炉燃烧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把煤粉和燃烧所需的空气送入炉膛,并组织合理的气流结构,使燃料能迅速地着火,稳定地燃烧。它具有多级多嘴送风导向结构,这种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能在短时间内使煤粉产生高温涡流,具有高效节能,完全燃烧,热利用率高,适用多种煤粉等优点,并且能够消除烟尘,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是节能环保的理想产品。
煤粉燃烧器燃烧室的结构、形状、容积和高度都要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并使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降低到熔渣开始凝结的温度以下,当炉内的温度超过灰熔点时,灰便呈熔融状态。熔融的灰渣颗粒在触及炉内水冷壁管或其他构件时会粘在上面。粘结的灰粒逐渐增多,遂形成渣块,称为结渣。结渣会降低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果。严重时会堵塞烟气流动的通道,影响锅炉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现有的除渣手段主要有:
1.利用化学方式,具体是采用各种除渣剂等,这样的方式成本较高,操作麻烦,而且除渣效果并不明显;
2.利用物理方式,主要是指改变煤粉燃烧器的放置状态,利用重力作用使凝结的渣块从内腔壁内脱落,进而通过排渣口排除,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存在除渣效果不明显的缺陷,同时还会影响煤粉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排渣装置,该排渣装置能够将在燃烧过程中凝结在燃烧室内腔壁上的胶质物和煤渣刮落,从而保证了煤粉的充分燃烧,增强了热效率,同时操作方便;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使用了该排渣装置的煤粉燃烧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排渣装置,用于安装在煤粉燃烧器上实现实时排渣,该装置包括上排渣结构和下排渣结构,所述上排渣结构包括上推杆、上推渣板和驱动动力装置Ⅰ,所述上推杆的前端通过设置在燃烧室门上半部上的滑孔Ⅰ进入燃烧室内部,所述上推杆与燃烧室的内腔壁轴线平行,所述上推渣板设置在上推杆的前端,所述上推渣板的外缘采取与燃烧室的内腔壁上部的横向截面仿形的半圆弧形,其弧形外缘朝上并紧密接触燃烧室的内腔壁上部表面,所述上推杆在驱动动力装置Ⅰ的驱动下,通过上推渣板前后往复滑动推刮积聚在燃烧室内腔壁上部表面的积渣;
所述下排渣结构包括下推杆、下推渣板和驱动动力装置Ⅱ,所述下推杆的前端通过设置在燃烧室门下半部上的滑孔Ⅱ进入燃烧室内部,所述下推渣板设置在下推杆的前端,所述下推渣板的外缘采取与燃烧室的内腔壁下部的横向截面仿形的半圆弧形,其弧形外缘朝下并紧密接触燃烧室的内腔壁下部表面,所述下推杆在驱动动力装置Ⅱ的驱动下,通过下推渣板将积聚在燃烧室内腔壁下部表面上的积渣推至燃烧室后部的出渣口;
进一步,所述上推杆的数量为两根且均为下部带齿形的齿条推杆,两根上推杆以燃烧室门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燃烧室门的左右两侧;
所述驱动动力装置Ⅰ包括长齿轮轴和上驱动电机,所述长齿轮轴通过轴承结构横向水平设置在燃烧室门的外表面上,所述长齿轮轴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齿轮Ⅰ,所述齿轮Ⅰ分别对应设置在左、右两侧上推杆的下方与之啮合,所述长齿轮轴的一端端部通过联轴器与上驱动电机的电机座相联接;
进一步,所述下推杆的数量为两根且均为下部带齿形的齿条推杆,两根下推杆以燃烧室门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燃烧室门的左右两侧;
所述驱动动力装置Ⅱ包括短齿轮轴和下驱动电机,所述短齿轮轴通过轴承结构横向水平设置在燃烧室门的外表面上,所述短齿轮轴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齿轮Ⅱ,所述齿轮Ⅱ分别对应设置在左、右两侧下推杆的下方与之啮合,所述短齿轮轴的一端端部通过联轴器与下驱动电机的电机座相联接;
进一步,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高度调整结构,所述高度调整结构包括滑动托板、固定架、导向柱、丝杆和丝杆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以丝杆配合的方式纵向设置在滑动托板的中轴位置,所述丝杆的下端通过螺母设置在固定架下部的固定板上且穿出固定板与丝杆驱动电机的电机座相连接;所述滑动托板的两侧以丝杆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纵向导孔,所述导向柱为两根,其下端固定在固定架下部的固定板上,其上端分别穿过纵向导孔;
所述高度调整结构可以以择一的方式安装在上排渣结构上或下排渣结构上,也可以同时安装在上排渣结构或者下排渣结构上;
安装时,所述滑动托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对应燃烧室门的滑孔Ⅰ或滑孔Ⅱ的位置,所述上推杆或下推杆通过设置在通槽外部的导向筒进入通槽后,再由滑孔Ⅰ或滑孔Ⅱ进入燃烧室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牛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牛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分体式能量回收机组
- 下一篇:海洋平台热采油燃油或燃气注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