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814.0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学军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直入式埋管 施工工艺 | ||
1.一种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首先设置一直径可变的伸缩式钻头和一换热管底座,将所述伸缩式钻头穿过所述换热管底座,将换热管与所述换热管底座连接,所述伸缩式钻头与钻杆连接;
在进行钻孔时,张开伸缩式钻头,使伸缩式钻头的直径大于钻杆直径和换热管底座内环直径,这样伸缩式钻头向下钻孔时,换热管可随同钻杆一同下放到钻孔内;
待伸缩式钻头钻到设计深度后,伸缩式钻头停止钻孔并内缩,使伸缩式钻头的直径变小,这样伸缩式钻头可从换热管底座内环中抽出,然后边提升钻杆边向钻孔内回填浆料,待钻杆提升至地面后整个施工过程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随钻杆一同下方到钻孔内时,每隔一段距离换热管上需放置一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对换热管起支撑作用,以防止相邻换热管之间相互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包括一圆环体,沿所述圆环体的圆周均匀的分布有数个换热管固定环,所述换热管固定环的个数与换热管的个数一致,所述换热管固定环内径与换热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圆环体外径略小于换热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底座包括一圆环形底座体和一圆环形连接片,所述底座体的内径与所述连接片的外径一致,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底座体的内环内,所述底座体的内环上设有数个凸起,所述连接片的外环上设有数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体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或钢材料,所述连接片的材质为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钻头包括一中轴、一滑动环形装置和一弹簧,所述滑动环形装置套在所述中轴上并与所述中轴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与所述滑动环形装置连接,所述中轴上设有数个可伸缩的钻片,所述钻片包括上部钻片和下部钻片,所述上部钻片的上端与所述滑动环形装置铰接,所述上部钻片的下端与所述下部钻片的上端铰接,所述下部钻片的下端与所述中轴的下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循环直入式埋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形装置上设有一固定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学军,未经谢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8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太阳能集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油燃烧节能的方法及其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