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丹参专用肥和丹参施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8348.8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渭玲;梁宗锁;孙群;董娟娥;韩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参 专用肥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丹参种植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丹参专用肥和丹参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入药,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丹参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脑栓塞、心脏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随着丹参的化学药理研究日益深入和制药企业生成中药原料的要求,国际国内对丹参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仅依靠传统的采挖有限的野生丹参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制药需求。近年来市场供应十分紧缺,全国各地开始进行大面积的丹参人工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丹参栽培是一种完全人工栽培,需要研究丹参人工栽培技术。丹参的施肥技术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中草药人工栽培缺乏相应的配套系列技术,如果没有技术,只是引用作物的种植技术,就不能达到中草药应有的质量。实际上,丹参种植仍然沿用农作物的栽培方法,缺乏系统的栽培理论基础,尤其对于地道丹参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营养元素对于丹参的生长发育规律、有效成分的累积动态、生理生化以及施肥技术等方面研究甚少,直接影响着丹参的产量和品质。按照国家中药材生成的GAP标准,建立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中草药生产中一项关键措施是施肥管理技术。如施肥量不足,影响丹参的产量和外观品质;施肥量过大,超过丹参的需要量,导致丹参产品中农残超标,降低的丹参的药用品质。但目前有关丹参栽培的配方施肥关键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还很薄弱,研究较为零散,国内外尚缺乏系统研究。现在还不能根据丹参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确定化肥的最佳用量、最佳比例和最佳施用日期等一套丹参道地产地人工栽培施肥配方技术。
因此,研究丹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有效成分累积的的关系,根据丹参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确定施肥的最佳用量、营养元素的最佳配比和最佳施用日期,并根据研究结果生产丹参专业肥,形成规范化的生产体系,为丹参的高产优质低农残生产提供合理施肥理论依据。
丹参生产中一项关键措施是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如果施肥量不足,影响产量和外观品质;施肥量过大,超过丹参的养分需求,使农残超标,降低的丹参的药用品质。目前有关丹参栽培中的配方施肥关键技术与理论研究还很薄弱,查阅资料显示,国内外尚缺乏系统响,研究丹参道地产地人工栽培施肥配方技术是实现丹参规范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丹参施肥标准化指标,提供优化施肥技术配方,形成丹参道地产地人工栽培施肥配方技术,保证道地丹参产地人工栽培丹参的产量与品质。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丹参专用的肥料和使用该肥料施肥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丹参施肥方法,施肥量如下:N为204.55-218.07kg/hm2,P2O5248.26-263.09kg/hm2,K2O为127.84-135.74kg/hm2,MnSO4为3.06-3.28kg/hm2,ZnSO4为3.06-3.27kg/hm2;分基肥和追肥两次施肥,基肥施用所述N用量的30%、P2O5用量的100%、所述K2O用量的70%、所述MnSO4和ZnSO4用量的50%;追肥施用所述N用量70%、所述K2O用量的30%、所述MnSO4和ZnSO4用量的50%。
一种丹参专用肥,按照每公顷用量计算,N为204.55-218.07kg,P2O5248.26-263.09kg,K2O为127.84-135.74kg,MnSO4为3.06-3.28kg,ZnSO4为3.06-3.27kg。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优化组合,丹参产量增加20.5-25.6%,产值提高31.5-40.5%,丹参一级品率提高17.1-19.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8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