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9176.6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杨庆泉;徐萌;吕明福;吕芸;邹浩;刘涛;张洪波;李魁;张浩;张丽英;张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B29C5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防霉 聚丙烯 双向 拉伸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具有力学性能良好、无毒、耐热、耐化学药品腐蚀、容易加工成型及成本较低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简称BOPP)已大量用于食品、糖果、水果等的包装,食物中富含的营养成分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滋生,从而导致食物腐败,造成浪费,同时人食用后也会对健康带来损害;此外,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增强,以及近年来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对餐厅、医院等一些公共场所的用品(例如,菜谱、歌谱、相册等)对包装使用的BOPP薄膜也提出了抗菌防霉方面的需求。因此,研究开发抗菌PP包装薄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中国专利CN 2789254Y提出了一种制备抗菌BOPP薄膜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是一种多胺与胍盐聚合物母粒,或者使用含银类的复合物母粒,该专利并没有提到使用的多胺和胍盐聚合物母料是自制还是市售,但是先将胍盐聚合物作成母粒再制成BOPP薄膜,步骤比较繁琐,增加了成本,此外,该专利使用的银系抗菌剂在长期光照或者老化后会出现颜色变黄的问题,并且该专利的BOPP薄膜没有提到具有防霉性能。
美国专利US 7282538B2介绍了一种先将特殊制备的带有不同活性官能团的聚胍化合物先做成功能化母粒的方法,然后将这种抗菌母粒用于制备抗菌BOPP薄膜,起到了较好的抗菌和防霉作用,这种方法是先制备特殊结构的胍基聚合物,然后再将其反应接枝到聚丙烯上,制备成抗菌母粒,该专利在实施例中提到了将这种抗菌母粒用于制备BOPP薄膜,这样步骤与专利CN2789254Y类似,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成本较高,难以在大型石化厂进行推广。
美国专利US6838186提到了的多层抗菌透明BOPP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的是银系抗菌母粒,这种薄膜在长期光照等老化条件下,会出现薄膜泛黄的现象。
近年来,一种基于胍基的聚合物(聚胍),由于其高效、广谱、无毒、无刺激、稳定性好、热分解温度较高,可以用于塑料的抗菌用途,已经成为了抗菌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前面提到2篇关于抗菌BOPP的专利CN 2789254Y和US 7282538B2中使用的都是聚胍类的抗菌组分。目前,市场化的聚胍的种类较多,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的无机酸盐和有机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的无机酸盐和有机酸盐;聚氧乙烯基胍的无机酸盐和有机酸盐。
专利CN1390876A报道了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及其制备方法,专利CN101037503公开了一种丙酸聚六亚甲基胍的制备方法,克服了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等吸湿性大,做成粉末状固体的困难的缺点,同时可以提高对霉菌的杀灭效果。但是,由于大部分聚胍化合物有较强的亲水性,因此,在长期与水分接触的情况下,聚胍会逐渐从基体中析出进入水中,从而使抗菌效果降低,甚至消失。因此,对于专利CN1390876A报道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和CN101037503报道的丙酸聚六亚甲基胍以及专利CN1227219C,CN101173041A等公开的其他结构的胍盐聚合物,这些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亲水性。如果单纯将聚胍加入到BOPP中,仍然存在聚胍在BOPP薄膜中易析出的缺点,特别是在一些湿度较大的应用场合,更会降低抗菌BOPP的抗菌时效性。
因此,如何提高BOPP薄膜的耐水性和抗菌时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耐水性高,抗菌防霉效果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
包含共混的以下组分:10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0.1~3重量份的抗菌防霉剂;抗菌防霉剂用量优选为0.3~1.0重量份;
所述抗菌防霉剂为聚胍吡啶硫酮酸盐;
所述聚胍吡啶硫酮酸盐是由聚胍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水溶液与吡啶硫酮酸钠水溶液混合后制得的;
所述聚胍中胍基与吡啶硫酮酸钠的摩尔比为1∶(0.1~5);
制备聚胍吡啶硫酮酸盐使用的前驱物包括:聚胍的水溶性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吡啶硫酮酸钠。
用于本发明的聚胍的水溶性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包括以下物质之一或其组合: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硝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碳酸盐、或者聚六亚甲基的其它无机酸盐;聚氧乙烯基胍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优选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9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