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以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9349.4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健治;佐藤奈津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5/134;C08K5/01;C08L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涂勇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合物 组合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合物由于其出色的透明度和良好的耐冲击性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容器和日用杂货。然而,这些热塑性聚合物具有加工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比如在模制工序中流动性下降和产生鱼眼胶(fisheye gel)等。
而加工稳定性出色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有人建议了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专利文献1),该组合物在一种热塑性聚合物聚丁二烯橡胶中含有丙烯酸2-[1-(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乙基]-4,6-二叔戊基苯酯和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5-二叔戊基-2-羟苯基)乙基]苯酯。
专利文献1:JP-A No.1-168643(例子)
发明内容
近来,人们需要加工稳定性进一步改进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
本发明人已经研究了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最终导致本发明的完成。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下述[1]至[5]:
[1]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
热塑性聚合物;
通式(1)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分别单独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具有7至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R3表示具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和
烃类,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热塑性聚合物包含0.001至3重量份的通式(1)的化合物以及0.0005至0.008重量份的烃类。
[2]根据[1]的组合物,其中通式(1)的化合物是丙烯酸2-[1-(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乙基]-4,6-二叔戊基苯酯或丙烯酸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甲基)-4-甲基苯酯。
[3]根据[1]或[2]的组合物,其中烃类是具有5至8个碳原子的脂族烃或具有5至8个碳原子的脂环烃。
[4]一种用于生产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
热塑性聚合物;
通式(1)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分别单独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具有7至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R3表示具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和
烃类,该方法包含:
第一步,使构成热塑性聚合物的单体在烃类中进行溶液聚合或悬浮聚合,从而获得热塑性聚合物;
第二步,将上述通式(1)的化合物溶于烃类中;
第三步,将上述第二步所得溶液混合入上述第一步所得烃类和热塑性聚合物的混合物中,并使上述通式(1)的化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热塑性聚合物的含量为0.001至3重量份;以及
第四步,其中从上述第三步所获得的热塑性聚合物、烃类和上述通式(1)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中除去烃类,以便调节烃类在所得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热塑性聚合物的含量为0.0005至0.008重量份。
[5]根据[1]至[3]中任何一个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组合物呈颗粒状。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相对100重量份的热塑性聚合物,含有上述通式(1)的化合物(在下文中,有时称为化合物(1))的含量为0.001至3重量份,优选0.02至2重量份,更优选0.05至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1至0.5重量份。当化合物(1)的含量为0.001重量份以上时,存在加工稳定性改进的较好倾向,并且当含量为3重量份以下时,具有化合物(1)从所得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浮出的现象(所谓渗出)很少发生的较好倾向。
化合物(1)的通式中的R1和R2彼此独立,其例子包括:
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叔戊基(-C(CH3)2CH2CH3)、2-乙基己基、环己基等;
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苯基等;
具有7至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例如苯甲基等;等等。
上述例子中优选的是具有叔碳原子的烷基例如叔丁基和叔戊基等,并且更优选的是叔戊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9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禽类细胞因子及编码其的遗传序列
- 下一篇:一种晶体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