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9690.X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彬;张卫东;袁明;何秀娟;王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E21B4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温 油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正变得越来越宝贵。面临的问题有一,供需矛盾突出,石油需求量越大越大,新油田越来越少;二,枯竭油藏中还剩留有大量原油。一次采油(POR)可采出10~25%地下原油,二次采油(SOR)可采出15~25%地下原油,即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只采出25~50%地下原油。为了保证石油长期稳定供应、必须研究和发展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三次采油(EOR)通过强化采油措施,可使原油采收率再提高6~20%,甚至更多。
化学驱是提高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方法。表面活性剂驱被认为是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适用范围广、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化学剂。表面活性剂无论是作为主剂还是作为助剂驱油,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与一般水驱相比,聚合物驱油可加速采油过程,改善经济效益,工艺及设备较简单、成本较低。作为化学驱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碱形成的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已在中外进行了一些矿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驱油效果。但是碱的加入导致矿场试验中出现采油井井筒结垢严重、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使得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应用前景不容乐观。相比之下,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二元复合驱配方中未使用碱,矿场可操作性更强,因而受到油田的认可。但是由于不用任何碱,原油中石油酸类活性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研发具有更高表面活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和无碱二元复合驱配方势在必行。
国外三次采油用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化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石油磺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二是烷基苯磺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这两类表面活性剂原料都取自原油,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因而也是国外三次采油用量最大的表面活性剂。由于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它与二价阳离子(地层水中的Ca2+、Mg2+等)会发生沉淀,当Ca2+、Mg2+超过300μg/g时便失去驱油效果。为此,国外还在继续开发研究适合高含盐、高Ca2+、Mg2+离子地层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牺牲剂的研究,并且注重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研究。
近几年来,人们发现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具有很好的表、界面活性,可以在油水界面形成较低界面张力。同时,由于其结构稳定、对金属离子有鳌合作用,因而可尝试用于高矿化度、较高温度的油层驱油。另外,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泡沫性能受矿化度和介质的pH影响不大,因而能在矿化度较高或在广泛的pH范围内用于泡沫驱,从而引起极大关注。具有界面性能和流变性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有望取代三元复合驱配方中的碱,在合理的配方体系下,最终实现二元驱替体系,为油田的化学驱开辟新的途径。
另外,现有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含有高浓度的碱,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在使用过程中,对地层和油井等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不易被生物降解,且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如:1991年,赵国玺在《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P495;1994年,刘程在《表面活性剂大全》P35中所公开的内容。所以针对那些苛刻油藏,我们理应寻求一种在无碱、高温(地层温度大于85℃)、高盐(矿化度40000mg/L以上)条件下结构稳定,并能与原油形成10-3~10-4mN/m超低界面张力,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含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存在高温高盐条件下驱油效率差,使用浓度高以及三元复合驱中碱对地层和油井带来的腐蚀和积垢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方法。该方法将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用于驱油过程中,具有无碱、无腐蚀和积垢伤害,使用浓度低,在高温高盐条件下驱油效率高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方法,将驱油用的组合物在驱油温度≥65℃、水的总矿化度为10000~35000mg/L、Ca2++Mg2+为0~1200mg/L条件下,使地下脱水原油与驱油组合物接触,将岩心中的原油充分驱替出来,其中所述的驱油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1)0.01~5.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甜菜碱;
(2)0.01~3.0%的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9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无线智能化联网控制平台
- 下一篇:通信局变电所监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