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9766.9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寿海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袋装 液体 菌种 接种 | ||
1.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输送辊(9)和设在输送辊(9)上的输送带(10);在输送带(10)上方的机架(1)上设有捣洞机构(15),所述的捣洞机构(15)包括支架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连接在支架的上部,在支架的下部还连接设有若干捣洞杆(13);在输送带(10)的上方、捣洞机构(15)的右侧的机架(1)上还设有接种机构(3),所述的接种机构(3)包括架体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连接设在架体的上部,架体的下部上还连接设有若干接种针头(12),接种针头(12)与接种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捣洞机构(15)还设有减速电机(18),所述的减速电机(18)通过机械传动装置(21)带动捣洞杆(13)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捣洞杆(13)的下部为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导向杆(16)和升降驱动装置(17),升降架套接在导向杆(16)上,导向杆(16)固定在机架(1)上,升降驱动装置(17)与升降架连接,所述的支架或架体与升降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17)为气缸、液压装置、曲柄连杆机构或者蜗轮蜗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10)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半圆形状的托盘(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10)的上方、捣洞机构(15)的左侧的机架(1)上还设有压袋压辊(14),压袋压辊(14)通过电机带动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10)上方、接种机构(3)的右侧的机架(1)上还设有胶带封口装置(4);所述的胶带封口装置(4)由放胶辊、导胶辊和压胶辊组成,在放胶辊上设有胶带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10)的上方、胶带封口装置(4)右侧的机架(1)上还设有胶带切断压紧机构;所述的胶带切断压紧机构包括刀架(8)和连接在刀架(8)上的升降器(5),在刀架(8)上还设有若干个切刀(7)和弧状压紧器(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器(5)为气缸、液压装置或者曲柄连杆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压紧器(6)由弧状支座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弧状软材构成,弧状支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刀架(8)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刀(7)和弧状压紧器(6)等量配合,并均匀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接种室(19),所述的输送带(10)穿过接种室(19);且所述的接种室(19)将捣洞机构(15)、接种机构(3)和胶带封口装置(4)罩于其内;它还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经空气净化装置(2)净化的空气通过鼓风机吹入接种室(19)内,并维持接种室(19)内处于正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13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它的运转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的输送带(10)为链条输送轨道,链条输送轨道通过变频式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进行驱动,链条输送轨道的每一个步距的距离采用编码器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袋装液体菌种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捣洞机构(15)所设的捣洞杆(13)为平行设置、间隔相等的捣洞杆组,每组均匀间隔设有2-4根捣洞杆(13);所述的接种机构(3)所设的接种针头(12)的设置与捣洞杆(13)的设置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寿海,未经徐寿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97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