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层可拧式双层冠形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0182.9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益民 |
主分类号: | B65D41/10 | 分类号: | B65D4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层 可拧式 双层 瓶盖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冠形瓶口所用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冠形瓶口所用瓶盖按《GB/T 13521冠形瓶盖》制造,该瓶盖金属部分为单层结构,在压盖后裙部波浪形产生塑性变形,从而箍紧瓶口来实现密封和防止瓶盖脱出瓶口,但同时也使得用手极难打开,需借助辅助工具才能打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冠形瓶盖用手难打开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层可拧式双层冠形瓶盖,该瓶盖用手可拧开,也可用辅助工具打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成内外层同心冠形结构,外层裙部的波浪形与内层的波浪形相位相差90°而形成凸凸相顶,波浪形的齿数可采用现有冠形瓶盖的21齿数;该瓶盖在压盖后外层裙部产生塑性变形从而箍紧内层使内层箍紧瓶口来实现密封和防脱,但是当用手将外层拧转半个齿位的角度后两波浪形相位相同而出现空隙,内层便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张大使内径大于瓶口,内外层便可一同拔出,而不用手拧用辅助工具也可直接启开瓶盖,其开启方法与现有冠形瓶盖相同,开启时外层和内层作为整体被启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不用辅助工具而是用手也可开启瓶盖,且压盖工艺与现有工艺相似,对压盖工序改动很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的内层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内层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进行压盖后的正视图。
图中1.外层;2.内层;3.外层裙部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层(1)裙部波浪形与内层(2)裙部波浪形相位相差90°而形成凸凸相顶且均为21齿,另外外层(1)裙部波浪形凹处设有倒钩(3)以防止外层(1)脱离内层(2),此时内层(2)裙部内径大于瓶口,在图4中,当进行压盖后外层(1)裙部受外力产生塑性变形从而箍紧内层(2)使内层(2)箍紧瓶口来实现密封和防脱,但是当用手将外层(1)拧转半个齿位的角度后两波浪形相位相同而出现空隙,内层(2)便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张开,使内层(2)外层(1)可一同拔出,而用辅助工具也可启开瓶盖,其开启方法与现有冠形瓶盖相同,开启时外层(1)和内层(2)作为整体被启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益民,未经刘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41-00 帽,例如顶盖、隆起密封件,即具有与颈部或确定倾注口的壁或出料口的外圆周接合部分的元件;用于封口件的保护性帽状盖,例如金属箔或纸的装饰性盖
B65D41-01 . 特别适用于容纳多种号码的
B65D41-02 . 没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32 . 带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例如便于形成倾注口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62 . 用于封口件的辅助保护性帽状外盖
B65D41-34 ..有螺纹的或类似的帽或帽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