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1262.6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京太;岩永周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5 | 分类号: | B41J2/0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朱德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通过排出墨水执行记录操作的喷墨记录设备上的喷墨记录头。
背景技术
通常,安装在通过排出墨水执行记录操作的喷墨记录设备上的喷墨记录头包括记录元件基板,所述记录元件基板具有多个排出口的排出口阵列。当排出口阵列的长度较长时,可以以较高的速度执行记录。
近年来,在这种背景下,已经不断增长对例如具有4至12英寸的记录宽度的喷墨记录头的需求,这种喷墨记录头满足高速打印精美图像的要求。然而,如果使用具有较长的排出口阵列的记录元件基板,则增加了以下说明的问题的可能性。
通常,除了排出口阵列以外,记录元件基板包括大量的记录元件(例如,电热转换元件),所述记录元件的数量与排出口的数量相对应。因而,当记录元件布置在单个记录元件基板上时,记录元件基板将非常长。结果,增加了记录元件基板裂开或翘曲的可能性。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296638公开了一种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的喷墨记录头。该喷墨记录头包括多个布置成阵列的记录元件基板。根据该构造,在没有使用单个长记录元件基板的情况下实现了长记录宽度的喷墨记录头。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记录元件基板的喷墨记录头的正视图。图18中所示的喷墨记录头H2000包括多个记录元件基板H2010、电布线构件H2020和支撑构件H2030。
喷墨记录头H2000的记录元件基板H201 0和电布线构件H2020固定到支撑构件H2030。另外,如图19中所示,记录元件基板H2010通过金线或铝线H1303连接到电布线构件H2020。图19是记录元件基板H2010和电布线构件H2020的电连接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记录元件基板H2010的材料是硅,并且线性膨胀系数是大约3ppm。电布线构件H2020的材料是树脂,并且线性膨胀系数是大约10到30ppm。支撑构件H2030的材料是氧化铝,并且线性膨胀系数是大约7ppm。
当由于记录操作或环境的改变而出现温度变化时,喷墨记录头H2000的记录元件基板H2010、电布线构件H2020和支撑构件H2030沿着支撑构件H2030的纵向方向(沿着图20中的箭头A100的方向)膨胀/收缩。
此时,由于电布线构件H2020的线性膨胀系数大于记录元件基板H2010的线性膨胀系数,部件的膨胀/收缩量产生差异。结果,导线H1303被拉动并且增加了导线H1303破裂的可能性。如果导线H1303破裂,则记录元件基板H2010将不能接收电信号和电力,并且因此,不能适当地排出墨水。从而,导线H1303的破裂导致较差的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喷墨记录头的电连接可靠性的方法,所述喷墨记录头具有多个布置成阵列的记录元件基板。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喷墨记录头包括:支撑构件;多个记录元件基板,所述多个记录元件基板在沿着支撑构件的纵向方向布置的同时固定到支撑构件,并且包括排出口和电极,所述排出口构造成排出液滴,所述电极形成在沿着纵向方向的端部处并且接收电信号,所述电信号控制液滴从排出口的排出;电布线构件,所述电布线构件固定到支撑构件并且包括多个器件孔和电极端子,所述多个器件孔构造成分别地暴露多个记录元件基板,所述电极端子沿着纵向方向形成在多个器件孔的周边中以传递电信号到电极;以及导线,所述导线构造成连接电极和电极端子。电布线构件至少在沿着纵向方向彼此相邻的器件孔之间中断。
根据本发明,当发生温度变化时,由于电布线构件在沿着支撑构件的纵向方向相邻的器件孔之间中断,因此器件孔之间的电布线构件的膨胀/收缩量与当使用传统的电布线构件时相比可以减小。因而,在器件孔之间的电布线构件的膨胀/收缩量和记录元件基板的膨胀/收缩量之间的差异减小了。另外,由于将记录元件基板的电极和电布线构件的电极端子连接的导线不易于破裂,因此增加了记录元件基板和电布线基板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从以下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以及方面,并且与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安装喷墨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墨记录头的透视图;
图3A和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头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4是供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记录元件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