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刺参的人工参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01306.5 申请日: 2010-06-04
公开(公告)号: CN101869081A 公开(公告)日: 2010-10-27
发明(设计)人: 张俊波;黄六一;梁振林;杨晨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张中南
地址: 266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池塘 工厂 养殖 刺参 人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参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刺参的人工参礁。

背景技术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属于棘皮动物门、游走亚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是海参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在自然环境中,刺参多栖息于岩礁乱石底质,潮间带下的岩礁乱石与泥滩的结合处,尤其以礁石的背流且隐蔽处以及有海藻、海草丛生的泥沙或沙泥底。人工养殖的环境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一般通过投放人工参礁的方法增加刺参的隐蔽场所,改善刺参的栖息环境。

目前,在工厂养殖刺参中,所用养殖池内一般不放置人工参礁或放置很少,因此水体利用率低,刺参得不到足够的栖息的空间,影响了刺参的生长速度,导致刺参死亡率上升;在池塘养殖刺参中,多采用石块、空心砖、瓦片、水泥管、编织袋等来构筑人工参礁,显然以上述材料构筑参礁存在操作不便、劳动强度较大、且不利于后期对池塘清污及成品刺参收获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刺参的人工参礁,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包括一个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底部的一组对边上设有带斜面的底座,并有附着板通过框架上的凹槽插入框架内,上述附着板的底部设有开口。

考虑到生物磁效应,在上述框架的四根立柱上各设有一根磁棒。

并且上述磁棒的总磁场强度为0.03~0.35T。

上述附着板可以用混凝土、塑料或石材制成。

考虑到生物磁效应和降低养殖水体中COD的含量,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以及便于藻类附着,上述混凝土的附着板含有磁粉、聚丙烯纤维和贝壳粉。

并且上述混凝土附着板中的贝壳粉重量比为1~8%、磁粉含量小于等于0.00075g/cm3、聚丙烯纤维含量为0.0006g/cm3~0.0012g/cm3且聚丙烯纤维长度为15~19mm。

上述附着板是平板或其表面积更大的锯齿板。

考虑到使附着板更加符合刺参的生态习性,上述附着板上还设有折板,以增加供刺参栖息的缝隙。

考虑到方便成品刺参的收获,上述框架的顶端还设有提把。

本发明采用插有附着板的框架式结构,既适用于工厂化养殖,也适用于池塘养殖,通过最大限度的提高水体利用率的方式增加刺参的栖息和摄食空间,从而提高刺参的成活率;减轻池塘养殖刺参的劳动强度,方便成品刺参的收获和池塘清污,且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根据所在池塘或工厂化养殖水池的水深调整至相应的高度,框架顶端还可设有方便拎取的提把,降低了收获时的劳动强度。带斜面的底座与附着板底部的开口便于刺参进入礁体内部,从而提高了礁体内部刺参的附着率。

本发明充分地考虑到生物磁效应,在框架的四根立柱上各设有一根磁棒,有利于刺参的存活和生长以及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还能间接提高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附着板上的折板提供了更加符合刺参的栖息习性的隐蔽场所;混凝土附着板中的贝壳粉便于藻类附着,给刺参提供更接近自然的环境,同时利用了来源广泛的贝壳资源,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在海水环境下的耐腐蚀性、抗渗性及弯曲强度,磁粉可降低养殖水体中COD的含量,净化水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批量生产,并且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含一片附着板)。

图2是本发明的锯齿状附着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平板状附着板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2、提把;3、凹槽;4、折板;5、底座;6、磁棒;7、附着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刺参的人工参礁,该人工参礁包括一个框架1,其特征在于该框架1底部的一组对边上设有带斜面的底座5,并有附着板7通过框架1上的凹槽3插入框架1内,且上述附着板7的底部设有便于刺参进出的开口。

考虑到生物磁效应,如图1所示,在上述框架1的四根立柱上各设有一根磁棒6。并且上述磁棒6的总磁场强度为0.03~0.35T。

上述附着板7可以用混凝土、塑料或石材制成。

考虑到生物磁效应和降低水体中COD的含量,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以及便于藻类附着,上述混凝土的附着板7含有磁粉、聚丙烯纤维和贝壳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