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贯通裂缝混凝土大梁的加固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1397.2 | 申请日: | 201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虹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1/12;C04B28/00;C04B14/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裂缝 混凝土 大梁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贯通裂缝混凝土大梁的加固施工方法,适用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大梁出现贯通裂缝会严重影响其承载力,必须对其进行加固,传统的加固方法采用粘钢加固,由于钢与混凝土的协同能力不够,导致加固后混凝土承载力仍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贯通裂缝混凝土大梁的加固施工方法,解决混凝土大梁出现贯通裂缝后承载力不够的问题。
本发明的加固构造包括U形螺栓、化学浆液、预应力杆、耐碱玻璃纤维水泥砂浆、垫板。混凝土梁梁底裂缝处设置V形洞口,V形洞口用高渗性化学浆液填充,高渗性化学浆液下部设置预应力杆,预应力杆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楼板上面,U形螺栓与混凝土楼板之间设置垫板,U形螺栓外围涂刷耐碱玻璃纤维水泥砂浆。
本发明施工步骤包括:
1)凿V形洞口
在梁底裂缝处凿开深度为6~10cm的V形洞口;
2)裂缝清理
将裂缝表面清洁干净,将混凝土面凿毛用钢丝刷将其表面的浮尘及松动部分刷掉,吹去裂缝内部的浮尘及浮物,用丙酮将裂缝两侧30mm内的混凝土擦干净;
3)设放灌浆嘴
灌浆嘴设置在裂缝的底部,灌浆嘴间的间距为25~30cm;
4)压浆
将调配好的高渗性化学浆液倒入灌浆容器内,拧紧灌浆筒的进料口,开动空气压缩机,并使储气罐内的压力达0.4MPa,关闭进气阀,打开注浆阀,浆液即被压入裂缝;当浆液从底部慢慢被压到顶部时,裂缝中浆液灌满,就会有浆液从预留孔中冒出,稳压2min,然后渐渐减压为零;
5)预应力杆张拉锚固
待压浆1d后进行预应力杆张拉锚固,预应力杆张拉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预应力杆张拉至2/3的预加内力,用U形螺栓固定预应力杆,第二阶段将预应力杆张拉至预加内力。
6)抹耐碱玻璃纤维水泥砂浆
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后,先用界面处理剂处理原混凝土面,界面处理剂采用素水泥浆掺加适量的107胶,再分三次抹耐碱玻璃纤维水泥砂浆,第一次涂抹厚度为1~2cm,第二次和第三次涂抹厚度为1cm,涂抹时待上一次抹的水泥砂浆初凝后再抹下一次。
高渗性化学浆液配比采用如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8~80份,增塑剂邻酞酸二丁酯7~9份,亲水剂甲基丙稀酸5~7份,引发剂邻一甲基苯甲酰2~4份,木质素磺酸盐0.4~0.6份,除氧剂对甲苯亚硫酸1~3份,促进剂二甲基苯胺1~2份。
高渗性化学浆液最优配比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9份,增塑剂邻酞酸二丁酯8份,亲水剂甲基丙稀酸6份,引发剂邻一甲基苯甲酰3份,木质素磺酸盐0.5份,除氧剂对甲苯亚硫酸2份,促进剂二甲基苯胺1.5份。
本发明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混凝土大梁的加固示意图
附图标志:1、U形螺栓,2、化学浆液,3、预应力杆,4、耐碱玻璃纤维水泥砂浆,5、垫板,6、混凝土楼板,7混凝土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混凝土大梁的加固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加固构造包括U形螺栓1、化学浆液2、预应力杆3、耐碱玻璃纤维水泥砂浆4、垫板5。混凝土梁7梁底裂缝处设置V形洞口,V形洞口用高渗性化学浆液2填充,高渗性化学浆液2下部设置预应力杆3,预应力杆3通过U形螺栓1固定在混凝土楼板6上面,U形螺栓1与混凝土楼板6之间设置垫板5,U形螺栓1外围涂刷耐碱玻璃纤维水泥砂浆4。
本发明施工步骤包括:
1)凿V形洞口
在梁底裂缝处凿开深度为8cm的V形洞口;
2)裂缝清理
将裂缝表面清洁干净,将混凝土面凿毛用钢丝刷将其表面的浮尘及松动部分刷掉,吹去裂缝内部的浮尘及浮物,用丙酮将裂缝两侧30mm内的混凝土擦干净,使裂缝处露出新鲜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提高粘接强度;
3)设放灌浆嘴
灌浆嘴设置在裂缝的底部,灌浆嘴间的间距为30cm;
4)压浆
将调配好的高渗性化学浆液2倒入灌浆容器内,拧紧灌浆筒的进料口,开动空气压缩机,并使储气罐内的压力达0.4MPa,关闭进气阀,打开注浆阀,化学浆液2即被压入裂缝;当化学浆液2从底部慢慢被压到顶部时,裂缝中浆液灌满,就会有化学浆液2从预留孔中冒出,稳压2min,然后渐渐减压为零;
5)预应力杆3张拉锚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虹,未经朱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