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形唾液收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013.9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陆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生杰 |
主分类号: | A61J19/00 | 分类号: | A6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形 唾液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唾液收集器,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护理质量的鱼形唾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根据临床观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数据显示:神志不清的患者98%以上都有流涎的现象,唾液不受控制的流出,浸湿了床单,细菌在潮湿处滋生,易形成新的感染源,引起颌、面部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现阶段一般都采用口角处垫毛巾和纸巾,或用其擦拭,但是随着擦拭次数的增多,可引起患者面部红、肿、痛等症状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流涎患者所能使用的专门器具,而现有的医疗技术手段暂时还无法解决流涎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及预防颌、面部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设计了一种鱼形状的唾液收集器,并试用于临床,反应良好。
这种唾液收集器的整体外观呈鱼形,由唾液引流槽、储液瓶、固定绳孔等部分组成。唾液引流槽的后部高于前部,底部光滑,易于唾 液引流,边翼呈弧形,与人体下颌处的生理弧度相吻合,与面部的贴合更紧密,可防止唾液由收集器边缘处外渗;唾液引流槽前部两侧的颈托上半部,散落几许小孔,可增加透气性,防止接触皮肤处,因使用收集器而引起皮损;储液瓶与唾液引流槽衔接处的接口,采用螺丝状相拧连接,唾液不易残留于接口处,方便清洗,且接口处的直径为1.5-2.0cm,口径较大,可防止因唾液黏稠而造成的引流不畅。四周边翼有穿绳孔,穿绳固定后更为牢靠,这样唾液引流槽不会下滑或掉落。
鱼形唾液收集器整体采用硅胶制作,对人体无毒无害,且柔韧性、舒适度较好,患者易于接受。鱼形唾液收集器可重复使用于单个患者,减轻其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鱼形唾液收集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唾液引流槽,2、储液瓶,3、固定绳孔,4、唾液引流槽底部丝槽,5、储液瓶上部螺纹孔,6、唾液引流槽前部两侧的颈托上半部散落几许小孔。
唾液引流槽(1)的后部高于前部,边翼呈弧形,与人体下颌处的生理弧度相吻合,与面部贴合更紧密,可防止唾液由收集器边缘处外 渗;唾液引流槽前部两侧的颈托上半部散落几许小孔(6),可增加透气性,防止接触皮肤处皮损;储液瓶(2)与唾液引流槽(1)衔接处的接口,采用螺丝状相拧连接;即唾液引流槽槽底部丝槽(4)与储液瓶上部螺纹孔(5)相拧连接,这样唾液不易残留于接口处,方便清洗,且接口处的直径为1.5-2.0cm,口径较大,防止因唾液黏稠而造成的引流不畅;四周边翼有固定绳孔(3),穿过绳后固定牢靠,唾液引流槽(1)不会下滑或掉落。
鱼形唾液收集器的使用,可以使从口腔流出的唾液,直接由唾液引流槽流至储液瓶,减少口角周围皮炎的发生和头部床单的污染,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生杰,未经陆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焊接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管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