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房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010202073.0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艳;卢皋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小艳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机房 制冷 联合 运行 系统 | ||
1.一种计算机房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包括现有的压缩机1,风冷冷凝器3,蒸发器4,热膨胀阀及控制器17、汽液分离器18,上述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压缩机1与风冷冷凝器3之间串联一个热量利用与安全平衡保护系统,系统包括水冷冷凝器2和水泵11,其中热量利用系统包括储热水罐7及与之串联的电动阀8和供暖系统9与之串联的电动阀10,热水利用变频衡压泵19;安全平衡保护系统包括热交换器5,与之串联的电动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房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冷冷凝器2额定散热负荷应与风冷冷凝器3额定散热负荷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房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平衡保护系统的热交换器5换热额定负荷必须与水冷冷凝器2额定负荷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房用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5换热量与水冷冷凝器2额定散热量匹配比例是:最大为制冷循环最高设计冷凝压与最高设计温度确定的过热蒸汽焓与相应设计压力干饱和蒸汽焓的差值与额定冷凝器散热量之比;最小不小于该比例的50%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房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热量利用系统与安全平衡保护系统热交换器5并联,热交换器5串联相应电动阀6;热量利用系统包括储热水罐7及与之串联的电动阀8,供暖系统9与之串联的电动阀10;储热水罐7(及与之串联的电动阀8)与供暖系统9(及与之串联的电动阀10)必须满足二者有其一或并存。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房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应满足热量利用系统启动优先于安全平衡保护系统,使冷凝热得到高效利 用;热量利用系统中供暖系统9(及与之串联的电动阀10)优先于储热水罐9(及与之串联的电动阀8)的启动,其功能由控制电路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房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实现权利要求6的控制电路包括如下元件:设置于供暖系统9的房间代表点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温控仪21,与供暖系统9串联的电动阀10对应的负载22;安装在变频衡压泵19出口与末端热水出口之间的压差控制开关23,安装在储热水罐7内的温度传感器及温控仪24,电动阀8对应的负载25,热水利用变频衡压泵19对应负载26,安装在储热水罐7内的温度传感器及温控仪28,与温控仪28串联的继电器27,安全平衡保护系统电动阀6对应负载29,与之串联的热交换器负载30,安装在水冷冷凝器2水路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及温控仪31,风冷冷凝器3上的风扇负载32。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房用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风冷冷凝器3启动由温度传感器及温控仪31输出的开关信号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房用制冷-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变频衡压泵19的负载26的接通由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28的输出信号及继电器27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小艳,未经袁小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0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