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藻类细胞壁破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704.9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褚俊杰;李顺来;谢晓惠;郑嘉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美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1B1/02;C12R1/89;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美国纽约大内***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藻类 细胞壁 方法 | ||
1.一种微藻类细胞壁破壁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菌体培养、添加微藻、释出水解酵素、水解细胞壁与取出微藻原液步骤;其中:
菌体培养,菌体是使用可分泌纤维素水解酵素的微生物,此阶段将一预定数量的菌体培养于预定空间内,以使菌体可不断于该空间内衍生繁殖,而配合菌体的数量继而在培养的空间内添加微藻;
添加微藻,主要是将待分解的微藻添加入培养菌体的空间中,而在添加微藻后,菌体便可释出水解酵素;
释出水解酵素,在菌体培养的空间内添加微藻后,原本存在该空间内的菌体便自行释出水解酵素,此水解酵素则可对添加的微藻进行水解细胞壁;
水解细胞壁,主要通过菌体所分泌的水解酵素将微藻上的细胞壁分解转化成糖体,继而当细胞壁被分解后,便可取出微藻原液;
取出微藻原液,细胞壁通过菌体分解过程中,该微藻细胞壁会因分解而渐渐形成孔洞,而微藻内的油脂则可在孔洞的孔径大于油脂体积时浮出至菌体培养的培养液上,而剩余在微藻内的原液则可在细胞壁完全分解后被取出并分类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类细胞壁破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添加微藻的微藻数量是可控制在让真菌完全将微藻分解后尚维持在真菌数量的预定值,故在取出微藻原液后可持续再添加微藻以达一完整的循环流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类细胞壁破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体培养的菌体种类可使用真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美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美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7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介入式小型网络系统
- 下一篇:电力通信线缆收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