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835.7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俭;张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9/08;A61K33/26;A61K35/37;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里洼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股骨头 坏死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品,是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世界各国每年新发病率均有所增加。日本每年新发病患者为4000例左右,美国每年为5000例左右。我国虽未公布统计数字,但根据医院临床统计,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股骨头坏死与多种疾病、用药不当及髋关节创伤等有关,多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一旦发病,一般遵循缺血-坏死-塌陷-骨性关节炎发病规律,发病过程从数月到数年不等,伴随髋关节疼痛的同时,关节活动功能及行走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目前西药的治疗方法是,初期采用药物治疗,但很难阻止病情发展,到关节面塌陷后,一般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内外并治,筋骨并重。已公开的中药虽然具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但由于缺乏重复性和可比性等原因,因此,目前尚未有疗效好的产品进入市场,以满足患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中药原料组成,使其疗效突出,作用确切,临床效果显著。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它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骨碎补187.5g、黄芪250g、续断187.5g、土鳖虫125g、淫羊藿187.5g、巴戟天125g、菟丝子125g、丹参250g、木瓜187.5g、川芎125g、白术125g、茯苓125g、桂枝187.5g、土茯苓250g、白芍125g、砂仁125g、独活187.5g、威灵仙125g、鸡内金187.5g、细辛25g、延胡索187.5g、自然铜27.8g、乳香41.7g、没药41.7g。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取自然铜27.8g、乳香41.7g和没药41.7g粉碎成细粉备用;②取川芎125g、白术125g、桂枝187.5g、独活187.5g、砂仁125g和细辛25g加4倍于上述6味原料总重量的水浸泡1小时,回流提取挥发油3小时,挥发油及蒸馏的水溶液另外单独收集;③将步骤②中的药渣与黄芪250g、续断187.5g、土鳖虫125g、淫羊藿187.5g、巴戟天125g、菟丝子125g、丹参250g、木瓜187.5g、茯苓125g、土茯苓250g、白芍125g、威灵仙125g、鸡内金187.5g、延胡索187.5g和骨碎补187.5g中药原料混合后置于容器内,加10倍和8倍于上述中药原料总重量的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3小时,加10倍的水,第二次煎煮2小时,加8倍的水,合并煎液,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与步骤②中收集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12的清膏,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32的清膏备用;④取蔗糖300克,加水150ml加热回流0.5小时,与步骤①中的细粉、步骤③中得到的清膏和步骤②中收集的挥发油充分混合均匀,加水至1000ml,分装,得到膏滋剂产品。
本发明中药采用24味中药原料组成,本发明药方温补肝肾,活血益气,舒筋通络,祛风湿,强筋骨。研究表明,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症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创伤劳损及外邪内蕴所致。先天不足是内因,先天不足素体必虚,卫外不固,极易受创伤及各类外因影响而发病。创伤劳损及外邪内蕴是外因,创伤可致脉络受损,气血运行失常,瘀滞于局部,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两方面,属于骨痹、骨萎及骨蚀的范畴,因此其病机即为创伤致瘀,血供不足,慢性劳伤,筋骨受损;或寒湿凝结,气血闭阻,不通则痛;或热劫血淤,骨骼失养坏死塌陷;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以上病机以血瘀、肝肾亏虚最为关键。本发明药品基于上述发病原因选择了相应的中药原料及其重量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民,未经张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固体颗粒介质压力的多方位冲孔模具
- 下一篇:深水固井低温早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