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下纯化碘硫循环中硫酸相的工艺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3120.3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C01B17/50;C0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下 纯化 循环 硫酸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下纯化碘硫循环中硫酸相的工艺与装置,属于热化学循环制氢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体系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氢具有热值高、燃烧性能好、可再生以及清洁无毒等优点,因此氢能被认为是人类的未来能源。积极开发氢能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的能源战略。然而传统的制氢方法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如:利用化石燃料来制备氢气存在CO2排放问题、水电解制氢效率低、制氢成本较高等。因此研究和开发清洁、高效、大规模的制氢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献报道的制氢方法包括水直接热分解、热化学循环分解水、高温电解、太阳能光解水、生物质制氢等,其中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是很有前景的方法之一。而在众多热化学循环中,美国GA公司发明的碘硫(IS)循环被美国、日本、法国等许多国家选定为未来核能制氢的首选流程。该过程由3个反应组成:
(1)Bunsen反应(放热,~120℃):SO2+I2+2H2O=2HI+H2SO4
(2)硫酸分解(吸热,800-900℃):H2SO4=H2O+SO2+1/2O2
(3)碘化氢分解(吸热,300-500℃):2HI=H2+I2
上述三个热驱动的化学反应相耦合,组成一个闭路循环,净反应为水分解:H2O=H2+1/2O2。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消耗水以外,其它所有物料都循环使用。碘硫循环将原本需在25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水分解反应,在800~900℃下得以实现,产氢效率高、反应物料易输送、无CO2排放,上述优点使得碘硫循环有望成为清洁、经济、可持续的大规模制氢方法。
可是,IS循环原理虽简单,但要真正实现碘硫循环的工业化制氢,许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问题都要解决。其中本森(Bunsen)反应产物之一硫酸相的纯化就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碘浓度较高的反应条件下,本森反应生成的两种酸可自发地分成两相:轻液相硫酸相和重液相氢碘酸相。分配平衡的存在难免使得硫酸相中含有少量氢碘酸,这些少量的氢碘酸杂质往往会与硫酸发生下列副反应:
(4)S生成反应:H2SO4+6HI=S+3I2+4H2O
(5)H2S生成反应:H2SO4+8HI=H2S+4I2+4H2O
副反应的发生会给碘硫循环的运行带来许多麻烦,如破坏物料平衡,固态硫的生成会堵塞管道,妨碍物料输送,降低制氢效率,从而影响闭合循环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硫酸相进行纯化,来消除硫酸相中少量的氢碘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3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度硅材料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玻璃吸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