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3191.3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压力机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压力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
背景技术
作为精密热压力机的一种,精密热压机因其独有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包装印刷、防伪压印以及光电制造等领域。
与普通的精密热压力机相比,精密热压机具有热压头,该热压头一般要求恒温在100℃至300℃之间,因被加工材料而异。
作为一种精密加工,滑动座以导柱为导向,实现主冲压运动,从而保证冲压精度。为了实现冷脱模,热压头并非直接连接在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而是连接在滑动座上,并另外设置一套上模起落机构。
传统的上模起降机构,是简单的直线滑轨结构,即在导向柱上设置导套,上模通过结构件连接导套。
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导套不可能作的太长,否则浪费导向柱长度资源,导向柱不作的太长,其导向精度又低。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导向精密度,往往将导套作的很长,这不仅浪费了导向柱的长度,更浪费了整台精密热压力机的高度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导向效果好的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该精密热压力机包括机体、固定座,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座和机体之间的导柱,上模通过起落架设置于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该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包括固定框架和滑动框架;固定框架顶端连接固定座,滑动框架的底端连接上模;滑动框架的顶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构成上直线导向机构,固定框架的底端与滑动框架之间构成下直线导向机构;驱动装置连接于滑动框架与固定座之间。
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二条竖直边为导杆;滑动框架也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其二条竖直边也为导杆;滑动框架顶端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的底端也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与滑动框架之间互为导杆,构成滑动连接。
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该起落架在精密热压力机上成对使用,且成对的二起落架互相平行设置。
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为圆形导杆,滑动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也为圆形导杆,四条导杆设置于一个垂直平面内。
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成对的二起落架各自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
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是气缸。
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二条竖直边为导杆;滑动框架也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其二条竖直边也为导杆;滑动框架顶端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的底端也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与滑动框架之间互为导杆,构成滑动连接;该起落架在精密热压力机上成对使用,且成对的二起落架互相平行设置;固定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为圆形导杆,滑动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也为圆形导杆,四条导杆设置于一个垂直平面内;成对的二起落架各自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气缸。
本发明的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包括固定框架和滑动框架,滑动框架的顶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构成上直线导向机构,固定框架的底端与滑动框架之间构成下直线导向机构;驱动装置连接于滑动框架与固定座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固定框架与滑动框架互为导向,上直线导向机构与下直线导向机构之间具有较长的夸度,相当于现有技术中具有较长导套的导向效果,结构也比现有技术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精密热压力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参考图1、图2,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该精密热压力机包括机体、固定座10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01和机体之间的导柱102,上模103通过起落架设置于固定座101;该精密热压力机上模起落架包括固定框架104和滑动框架105;固定框架104顶端连接固定座101,滑动框架105的底端连接上模103;滑动框架105的顶端与固定框架104之间构成上直线导向机构,固定框架104的底端与滑动框架105之间构成下直线导向机构;驱动装置106连接于滑动框架105与固定座101之间,因固定框架104顶端连接固定座101,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6实际上直接连接固定框架104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3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