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轴向缓冲功能的离合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3302.0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荣平;尹忠;裘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12 | 分类号: | F16D23/1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轴向 缓冲 功能 离合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船)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离合器主要实现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便于换档、防止传动系过载三大功能。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在汽车(船)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摩擦盘-压盘-离合器输出轴,传递给变速器。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带动压盘前移或者后移,从而控制飞轮、摩擦盘和压盘的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传统车(船)用摩擦盘式离合器在离合器摩擦盘的圆周上设计了缓冲弹簧,在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换挡后松开离合踏板的瞬间,实现飞轮-摩擦盘-压盘三者接合时产生周向缓冲。但在上述三者接合时除了产生周向冲击外还会产生轴向冲击,而上述传统的结构只解决周向缓冲。而由于轴向冲击的存在,车辆在起步或者行驶中换挡操作时,如果松开离合器踏板过快就会使车辆前冲、顿挫或者熄火,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车辆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这种冲击而影响变速箱齿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有轴向缓冲功能的离合器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带有轴向缓冲功能的离合器控制装置,包括有固定座套、拔叉和分离轴承总成,分离轴承总成套装于固定座套上,拔叉一端与分离轴承总成连接,另一端与驾驶室踏板连接,在固定座套上设有轴向阻尼器,轴向阻尼器与分离轴承总成连接。
所述的阻尼器由缸体和活塞杆构成,缸体设于固定座套上,活塞杆设于分离轴承总成上,于缸体与活塞杆围成的腔室壁体上设有通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轴向阻尼器的作用下,可有效解决离合器收到的轴向冲击,使离合器接合柔和,避免换挡时因冲击而损坏变速箱齿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离合器控制装置活塞杆压向缸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离合器控制装置活塞杆抽离缸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离合器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离合器控制装置包括有固定座套1、拔叉2和顶压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分离轴承总成3,固定座套1固定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拔叉2的一端与分离轴承31连接,另一端与驾驶室踏板连接,变速箱的输入轴依次穿过固定座套1、拔叉叉口21和分离轴承31,再与离合器的旋转中轴连接,在分离轴承总成3与固定座套1之间连接有轴向阻尼器4,该阻尼器4由缸体41和活塞杆42构成,缸体41设于固定座套1上,活塞杆42设于分离轴承总成3上,于缸体41的底部侧壁设有通气孔5。
上述通气孔5除了设于缸体41的底部侧壁外,它还可以设置在缸体41底部,也可以设置在活塞杆42上,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3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模滤波器
- 下一篇:用于从移动的输送部件移除物体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