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3428.8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姚博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touch panel)是一种已为大众广泛接受的人机界面。触控面板可组装在诸多种类的平面显示器上,以使平面显示器能显示画面以及输入操作信息。
一般来说,触控显示装置主要是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触控面板。公知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是透过双面胶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黏合在一起。然而,由于双面胶仅贴附于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周围,所以在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存在有空气层。环境中的光线会在此空气层产生反射,导致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与可视性下降。
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公知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则是藉由光学胶将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黏合在一起。由于光学胶是全面地涂布在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之间,因此触控显示装置不会产生界面反射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然而,光学胶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产生信赖性不佳的问题。另外,在组装过程中,光学胶可能会产生气泡而导致光线的异常散射。再者,利用光学胶的做法仍有整体的厚度过厚以及在贴合不良时不易重工的问题。特别是,若仅有触控面板损坏且显示面板尚为良好时,将造成触控面板更换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具有组装方便且重工容易的优点。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框架、一显示模组、一触控模组以及一弹性光学膜。框架具有一垂直侧壁部以及一水平延伸部,以构成一容纳空间。显示模组配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显示模组的侧边承靠框架的垂直侧壁部。触控模组配置显示模组的上方。弹性光学膜配置容纳空间内,且位于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之间。弹性光学膜不具黏性,且在触控模组组装至显示模组上方时,弹性光学膜会产生弹性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的水平延伸部配置于触控模组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的水平延伸部承载触控模组的至少两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一黏着层,配置于触控模组与框架的水平延伸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光学膜的材质包括聚甲基丙酰酸甲酯类(PMMA,俗称压克力)、聚碳酸酯类(PC)、聚苯乙烯类、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酯纤维(PET)、邻苯基苯酚(OPP)、全氟树脂类或环氧树脂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光学膜的相对折射率范围为1±3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光学膜的穿透率大于等于9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模组包括一背光模组以及一显示面板,且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与弹性光学膜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模组包括一可挠性显示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模组包括一电容式触控面板、一电阻式触控面板、一声波式触控面板、一红外线式触控面板、一光学式触控面板或是一可挠性触控面板。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是将不具黏性的弹性光学膜配置于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之间,且透过框架来固定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因此,当显示模组或触控模组损坏或是弹性光学膜的配置位置不精确时,可直接将框架连同其上的触控模组拆除,更换显示模组、触控模组或是调整弹性光学膜的位置,以完成重工(rework)。换言之,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在组装与重工上均较为便利,可提高组装定位精度,并减低触控模组或显示模组毁损的风险。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0a包括一框架110a、一显示模组120a、一触控模组130a以及一弹性光学膜140。
详细来说,框架110a具有一垂直侧壁部112a以及一水平延伸部114a,以构成一容纳空间S。其中,水平延伸部114a与垂直侧壁部112a相连接,且水平延伸部114a是由垂直侧壁部112a朝着垂直其延伸方向延伸而出,而位于框架110a的垂直侧壁部112a与水平延伸部114a的内部空间即定义为容纳空间S。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10a所选用的材质以轻质且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金属材质为主,例如可采用金属铝或铁。于其它实施例中,框架110a的材质亦可采用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3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