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4491.3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乐毅;彭晖;徐立英;戴伟;朱云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8 | 分类号: | C07C11/08;C07C5/05;C07C5/09;C07C7/167;C07C7/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二烯 含量 c4 物流 选择 加氢 工艺 | ||
1.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含高浓度丁二烯的C4物流通过一个或多个带有循环管线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Ⅰ),使含高浓度丁二烯的C4混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选择加氢反应除去丁二烯和炔烃并生成丁烯,再通过不带有循环管线的终端反应器(Ⅱ),使含低浓度丁二烯的C4物流进一步除去剩余的丁二烯和炔烃;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高丁二烯含量的C4物流与循环物料混合后,与氢气一起进入一个或多个串联的固定床选择加氢反应器(Ⅰ),当采用多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时,每个反应器后均应设置冷却器并在每个反应器前补充氢气;在反应器中装填的选择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其中的丁二烯和炔烃转化为丁烯和丁烷,固定床反应器在0.6-4.0MPa下进行操作,入口温度为30-80℃,液体体积空速为10-100h-1;
(2)由加氢反应器(Ⅰ)加氢后的C4物流经换热后送入汽液分离装置(Ⅲ),分离为气体和液体,部分液体物料通过循环泵循环回第一段固定床选择加氢反应器(Ⅰ)的入口,与高丁二烯C4物流混合,作为第一段反应器的加氢原料,其循环量与高丁二烯C4物流的进料重量比为5∶1~100∶1,其余液体物料送入下段固定床选择加氢反应器,即终端反应器(Ⅱ);
(3)来自汽液分离装置(Ⅲ)的液体产物与氢气一起进入终端反应器(Ⅱ),在终端反应器(Ⅱ)中装有与(Ⅰ)相同或不同的选择加氢催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其中的剩余丁二烯和炔烃转化为丁烯,终端反应器(Ⅱ)的操作压力为0.6-4.0MPa,入口温度为30-80℃,液体体积空速为0.2-50h-1;
所述的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中丁二烯为1,3-丁二烯和1,2-丁二烯;炔烃包括乙基乙炔(EA)和乙烯基乙炔(V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催化剂主催化剂为将钯、铑、铂、镍中的一种或多种负载于载体上的催化剂;助催化剂为选自钾、钠、锂、钙、镁、钡、氟、铜、银、金、锌、锡、锰、铋、钼、锆、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尖晶石、硅藻土、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分子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形状选自粒状、球状、齿轮状、叶片状或者条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是钯银双组分或钯银多组分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高丁二烯C4中丁二烯和碳四炔烃的浓度和范围为5-8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高丁二烯C4来源于烃类裂解制乙烯的副产的裂解混合C4,所述的高丁二烯C4物流中的丁二烯含量可超过2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高丁二烯C4来源于丁二烯抽提装置,所述的高丁二烯C4物流中的丁二烯含量可超过10wt%,炔烃含量可高达20-50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床选择加氢反应器(Ⅰ)和(Ⅱ)为绝热式鼓泡床或滴流床反应器,固定床选择加氢反应器(Ⅰ)为一个或多个串联的反应器,带有循环管线,每段入口处氢气与C4物料中丁二烯和/或炔烃总量的摩尔比为0.2-4.0;终端加氢反应器(Ⅱ)没有循环管线,入口处氢气与C4物料中丁二烯和/或炔烃总量的摩尔比为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4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γ-内酯生产中溶剂醇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有机硅导热贴片连续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