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漱口水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4756.X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茅燕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茅燕菊 |
主分类号: | A61K8/43 | 分类号: | A61K8/43;A61Q11/00;A61K8/20;A61K8/24;A61K8/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漱口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保健治疗液体,尤其是一种口腔防龋矿化液,属于口腔用化学反应制成的液体类药品。
背景技术
龋病为人类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高发病,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龋病病因机制的认识,各种防龋措施的应用,如控制蔗糖的摄入、控制口腔卫生、局部和全身用氟等,使龋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龋病的发病机制,人们公认的是60年代初Keyes提出的三联因素论,龋病是细菌、食物(糖)、宿主(即牙齿)三方面因素产生的,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牙齿表面菌斑内环境的改变来反映。
牙菌斑是一种寄居在牙表面的以细菌为主要成分,并使细菌赖以生存、代谢、致病的生态环境。这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既相对独立,又受到口腔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菌斑内的代谢活动相当复杂,总的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即菌斑内的微生物的物质代谢活动和菌斑内的矿物质转化。微生物的代谢底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类、尿素、以及无机盐等成分。当我们进食糖后,由于菌斑深处缺乏氧气,糖被细菌酵解,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有机酸,主要是乳酸。这些有机酸有迅速产生、堆积和缓慢清除的过程。而这些酸通过菌斑基质扩散相当缓慢,需经相当长时间才能扩散到外环境中,于是有机酸堆积于菌斑中使PH下降。当代谢物耗尽,有机酸清除速度大于其形成速度时,菌斑PH回升。菌斑内酸的清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从菌斑扩散到唾液中;(2)由菌斑代谢形成的碱性物质氨和唾液及菌斑中的缓冲系统缓冲;其中菌斑中的尿毒酶能将唾液中的尿素分解成CO2和氨,使菌斑中提供碱性物质的主要途径,(3)强酸转化为弱酸,如某些细菌将乳酸转化为乙酸和丙酸。因此,菌斑基质的扩散特性和菌斑中碱性物质的产生是影响菌斑液PH制的重要因素。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漱口水,使菌斑中形成钙磷氟离子库,提高菌斑对氢离子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治和治疗口腔龋病,并且对口腔进行抗菌和消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漱口水:其由氯化钙、磷酸钠盐、单氟磷酸钠、尿素、洗泌钛和水,其中各组分的浓度分别为:氯化钙∶磷酸钠盐∶单氟磷酸钠∶尿素∶洗泌钛和水20-25∶12-15∶5-8∶0.5-1∶1-1.5。
利用本发明制成的漱口水,由于成分中的尿素的分解,菌斑内PH值升高,钙离子、磷酸离子、氟离子反应沉积形成氟化磷灰石,菌斑下釉质无脱矿发生,菌斑下釉质早期龋发生明显再矿化,大大提高口内菌斑的钙磷氟含量,有效的防治和治疗口腔龋病,并且对口腔进行抗菌和消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茅燕菊,未经茅燕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视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