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空式避震杆头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4864.7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才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18 | 分类号: | B62B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7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空 式避震杆 头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童车车架避震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悬空式避震杆头部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专利号:200920054335.6,专利权人:罗世春,申请日:2009.04.10,本案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或童车减震器”,其包括包括筒体、活动座、固定座、弹簧、压片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二端开口,筒体内有一与筒体一体成型制成的环形的支撑台,弹簧一端安装在支撑台的轴向上一端面,压片与支撑台的轴向的另一端面配合;与压片相邻的筒体的端部有螺纹,固定座与螺纹配合可拆卸联接,固定座上有螺杆的活动腔;螺杆穿过压片、支撑台和弹簧,与活动座固定联接;活动座位于筒体内,并与筒体内腔滑动配合,弹簧另一端安装在活动座上的弹簧座上。
从对比文件中不难看出,现有的童车避震杆均采用单管结构,产品刚性较强,缺乏柔性,导致减震效果不佳。
由于上述技术的缺陷,故仍然需要对现有童车避震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空式避震杆头部结构,其采用柔性弹性管和减震器相配合的结构,实现立体空间内的柔性减震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空式避震杆头部结构,它主要包括U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底部设有圆形底座,减震器的一端置于圆形底座内,减震器的另一端抵住柔性弹性管,柔性弹性管的两端均置于U形支架两侧的安装孔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空式避震杆头部结构,其采用柔性弹性管和减震器相配合的结构,实现立体空间内的柔性减震效果,利用柔性弹性管作为一级避震,当冲击力不大时一级避震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当冲击力较大时,减震器可作为二级避震,具有很好的抗冲级力效果,产品整体设计结构合理,产品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悬空式避震杆头部结构,它主要包括U形支架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U形支架1底部设有圆形底座5,减震器4的一端置于圆形底座5内,减震器4的另一端抵住柔性弹性管3,柔性弹性管3的两端均置于U形支架1两侧的安装孔2内,车架管6的一端会抵住柔性弹性管3。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减震器4为弹簧减震器、油压减震器、氮气减震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柔性弹性管3为金属材料、碳纤维材料。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柔性弹性管3的端部与安装孔2之间横向存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双避震双弯管主梁结构
- 下一篇:输液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