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预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4931.5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俭;樊嘉;胡捷;王征;代智;肖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癌 移植 术后 复发 预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预测试剂盒,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因此肝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肝移植能彻底切除肿瘤并修复肝功能,已成为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但移植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仍是影响肝移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对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准确预测将有助于积极的个体化防治措施的开展。同时由于供肝的短缺,预后的准确预测对于合理分配有限的供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肿瘤大小、数目、肿瘤分化、血管侵犯、甲胎蛋白(AFP)水平等方面,但上述临床病理指标仍难以准确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的复发转移。最近,少量相关的研究发现了可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预测的分子标记。但这些研究多采用肿瘤组织作为研究材料,而组织学肿瘤标志物存在标本采集、无法连续检测和随访追踪等诸多限制,不利于实际临床应用。本发明前期研究发现在肝癌病人的血浆循环DNA可检测到与复发密切相关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基于芯片的高通量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使全基因组范围的遗传分析成为可能。本发明在我院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高通量SNP芯片、时间飞行质谱的方法,寻找血浆循环DNA分子遗传学变异(主要是SNP)在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转移复发预测中的价值,并制成检测试剂盒,为现有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简便、有效的检测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一种能够方便运用于临床、快速有效地在术前预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复发潜能的试剂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预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PCR扩增和荧光探针检测rs894151和rs12438080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用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结合肿瘤大小、数目来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风险,包括PCR扩增引物以及用于基因分型的荧光检测探针;
其中,PGR扩增引物为:
rs894151位点:
上游序列5’AGAAACACTGAGTCTGCAGG3’;
下游序列5’GCCTCTTTCCTTCATCTGTC3’;
rs12438080位点:
上游序列5’GATGACTCATAGCTTCCCTG3’;
下游序列5’CTTGCCGAGAGTTTAACAGG3’;
用于基因分型的荧光检测探针为:
rs894151-TA:AACTGTGAATAATAAATGCCACGCA;
rs894151-TG:TTTAACTGTGAATAATAAATGCCACGCG;
rs894151-TR:-P-CAAAGCTCTTCACTGTGTTAAGTAA-FAM-;
rs12438080-TA:TTTTGCTCTCATCAAAGCAGTTATCACAA;
rs12438080-TC:TTTTTTTGCTCTCATCAAAGCAGTTATCACAC;
rs12438080-TR:-P-CAGTAAGTATGGTAAAAATAAAAATAAT-FAM-。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为获得rs894151和rs12438080两个SNP位点的分析流程图。通过SNP芯片在30例FFPE肿瘤组织中筛查复发相关位点,然后用飞行质谱法在这些芯片病例的循环DNA中对筛选出的复发相关位点进行SNP分型,找出同时在血浆循环DNA中出现的复发位点。在另两组独立的病例血浆循环DNA中进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
- 下一篇:河湖受污水体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