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6427.9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希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9/10;A61K33/06;A61K33/26;A61K35/02;A61K35/32;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孙正焰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阴虚 风阳上扰型 中风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认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的范畴。中风一般采用抗凝血药治疗。(1)采用肝素的患者,有时会引起:①出血,如皮肤、粘膜出血、内脏出血(如尿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等);②血小板减少;③变态反应,偶有荨麻疹、哮喘、鼻炎、发热等。(2)采用华法林的患者,容易引起:①出血,如颅内、心包、神经鞘、脊髓出血等;②皮肤坏死;③少数病人有脱发、皮疹、发热、恶心、腹泻、腹痛。(3)采用乙酰水杨酸的患者,容易引起:①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严重时可致消化道出血,并能诱发和加重消化性溃疡。②水杨酸反应,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等;③变态反应,如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诱发哮喘等;④凝血障碍。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中药制备方法。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是一种常见病,积损正衰,年老体衰,肾阴素亏,肝阳偏亢,,或思虑烦劳过度,气血亏损,真气耗散,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亏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上逆,上蒙元神,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篇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财而然。”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临床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状。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血液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供血不足的改变。脑电图可出现两侧不对称,病灶侧出现慢波。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白芍15重量份、桑椹子15重量份、玄参12重量份、天冬12重量份、石斛9重量份、枸杞子18重量份、女贞子9重量份、龟板9重量份、鳖甲9重量份、黑芝麻12重量份、黑大豆12重量份、代赭石9重量份、石决明6重量份、羚羊角3重量份、玳瑁3重量份、地龙9重量份、龙骨9重量份、牡蛎6重量份、紫石英6重量份、川楝子6重量份、香附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2味中药放入12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去渣得药液600毫升,即为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制造简单,该中药液副作用小,毒性小,治愈率高。口服后,在消化道内便于吸收。治疗作用稳定,疗效不易反弹。并且避免了应用抗凝血药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白芍、桑椹子、玄参、天冬、石斛、枸杞子、女贞子、龟板、鳖甲、黑芝麻、黑大豆,这11味药具有兹阴润燥,润肺滋肾,滋补肝肾,乌发明目之功效。前2味药为养血药,具有滋阴补血,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之功效,后9味药属滋阴药,具有滋阴润燥,降火解毒,润肺滋肾,清热化痰,养胃生津,滋阴潜阳,益肾强骨之功效。以上11味药在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代赭石、石决明、羚羊角、玳瑁、地龙、龙骨、牡蛎、紫石英,这8味药属平肝熄风药和重镇安神药,具有平肝熄风,泻热,镇逆降气,清热解毒,清热止痉,镇静安神,益阴潜阳之功效。前5味药为平肝熄风药,均性寒或微寒。均入肝经,具有平肝泻热,镇逆降气,凉肝熄风,清热止痉之功效;后3味药均入肝肾经,属重镇安神药,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益阴潜阳,镇心定惊,温肾养肝之功效。代赭石、石决明、羚羊角、玳瑁、地龙、龙骨、牡蛎、紫石英这8味药在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川楝子:苦,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驱虫。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这2味药均能疏肝理气,针对肝喜条达之性,因势利导,载药入肝经,发挥治疗作用,故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缓解诸药之毒性,又能纠正药之偏性,故为使药。以上共22味药,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共同起到滋阴润燥,降火解毒,润肺滋肾,清热化痰,养胃生津,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平肝熄风,泻热,镇逆降气,清热止痉,镇静安神之功效,是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中风的合理配方。白芍:甘、酸,微寒。入肝、脾经。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桑椹子:甘、酸,寒。入心、肝、肾经。滋阴补血。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天冬:甘、苦,大寒。入肺、肾经。润肺滋肾,清热化痰。石斛:甘,寒。入肺、胃、肾经。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滋补肝肾,养肝明目。女贞子:甘、苦,凉。入肝、肾经。滋肾益肝,乌发明目。龟板:咸、甘,平。入肾、心、肝经。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鳖甲:咸,寒。入肝、脾经。滋阴退蒸,软坚散结。黑芝麻:甘,平。入脾、肺、肝、肾经。滋养肝肾。黑大豆:甘、平。入肝、肾经。补阴利水,疗风痉,解诸毒,涂湿疮。代赭石:苦、甘,寒。入肝、心经。平肝泻热,镇逆降气,凉血止血。石决明:微咸,微寒。入肝、肺经。平肝潜阳,退翳明目。羚羊角:咸,寒。入肝、心、肺经。凉肝熄风。玳瑁:甘,寒。入心、肝经。镇心平肝,清热解毒。地龙:咸,寒。入肝、肾、肺经。清热止痉,通络疗痹,清肺平喘,利尿通淋。龙骨:甘、涩,平。入心、肝、肾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涩固脱,生肌敛疮。牡蛎:咸、涩,微寒。入肝、胆、肾经,镇静安神,益阴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紫石英:甘,温。入心、肝、肾、肺经。镇心定惊,温肾养肝。川楝子:苦,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驱虫。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希杰,未经陈希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易失性半导体光折变存储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喂鱼食捕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