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高温釉用绿色色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6542.6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5200 山西省阳***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高温 绿色 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陶瓷高温釉用3435C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色料是陶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每种色料都有其极限使用温度,当超过这一温度时色料的晶体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易被熔融或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不能呈现纯正的颜色。目前陶瓷生产中使用的普细瓷釉下色料3435C绿在高温下极不稳定,存在色差大和易褪色以及制造成本高的缺点。中国发明专利CN1018551B公开了一种绿色系列无机颜料,以白瓷土为载体,三氧化二锆为着色剂,氧化锌为颜色稳定剂,硼砂、硼酸、三氧化二硼其中的一种为催化剂,其制法是将原料分别研磨混匀后,于1000~1200高温焙烧,它的优点是制造过程不污染环境,工艺流程短,操作简章,颜色种类多,缺点是着色力低,这对于颜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不足,其次氧化锌挥发点低,烧损大,挥发后的氧化锌毒害大,硼砂的熔点极低,焙烧后极易结块,对出料和研磨不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28646C的中国发明专利以硬质高岭土、氧化铬、钠碱和/或钠盐作为助剂,经高温焙烧得到绿色颜料,其缺点也是着色力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着色力强,且生产工艺简单的陶瓷高温釉用绿色色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高温釉用绿色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配料、研磨、过筛、脱水干燥、高温焙烧后研成粉末即得,所述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分为:Cr2O358%~68%,Co2O35%~10%,Fe2O38%~12%,Al2O310%~14%,ZnO2%~8%。
其中,Cr2O3、Co2O3、Fe2O3为着色剂,Al2O3为载体,ZnO为颜色稳定剂。
由以上原料组份经过通常的陶瓷色料制备方法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耐高温且着色力强的陶瓷高温釉用绿色色料。
为了使色料具有更好的性能,本发明优选的生产工艺条件是:焙烧温度为1350℃。研磨时,将原料入湿式球磨机,原料:球:水=1:3:1,研磨48~72小时后过250目筛。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原料均为工业化工原料,不需要使用分析纯,其生产成本为目前市售陶瓷用绿色色料的2/3左右,得到的色料色调纯正,着色力强,耐高温性强,在陶瓷1300℃高温烧制时不出现变色、褪色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用的原料均为工业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料,Cr2O358%,Co2O310%,Fe2O312%,Al2O314%,ZnO6%。将原料按比例入湿式球磨机,按原料:球:水=1:3:1,研磨48~72小时后过250目筛,脱水干燥后在1350℃高温焙烧,冷却后研成粉末,再用水洗至无杂色后烘干备用。
实施例2
所用的原料均为工业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比配料,Cr2O368%,Co2O35%,Fe2O38%,Al2O311%,ZnO8%。将原料按比例入湿式球磨机,按原料:球:水=1:3:1,研磨48~72小时后过250目筛,脱水干燥后在1350℃下高温焙烧,冷却后研成粉末,再用水洗至无杂色后烘干备用。
实施例3
所用的原料均为工业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比配料,Cr2O364%,Co2O38%,Fe2O311%,Al2O312%,ZnO5%。将原料按比例入湿式球磨机,按原料:球:水=1:3:1,研磨48~72小时后过250目筛,脱水干燥后在1350℃高温焙烧,冷却后研成粉末,再用水洗至无杂色后烘干备用。
实施例4
所用的原料均为工业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比配料,Cr2O367%,Co2O38%,Fe2O310%,Al2O313%,ZnO2%。将原料按比例入湿式球磨机,按原料:球:水=1:3:1,研磨48~72小时后过250目筛,脱水干燥后在1350℃高温焙烧,冷却后研成粉末,再用水洗至无杂色后烘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