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蛭卵茧孵化的基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06929.1 申请日: 2010-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1849530A 公开(公告)日: 2010-10-06
发明(设计)人: 郭巧生;史红专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张素卿
地址: 2100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蛭 孵化 基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蛭卵茧人工孵化的基质。

二、背景技术

本文所述的水蛭指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亦称为宽体金线蛭,是2010版《中国药典》收录的药材水蛭主要基原之一,具有破血,逐淤,通经等功效,是疏血通、脑血康等众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由于蚂蟥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近年来随着对其生理特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其人工养殖已取得了初步成功,减缓了市场需求与水蛭药材供给量之间的矛盾。

从目前掌握的水蛭人工繁殖技术来看,水蛭孵化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孵化出的幼苗必须在幼苗养殖池养育约1个月,到6月底水蛭幼苗才能入商品养殖池进行养殖,到11月中下旬可陆续采收。因此孵化时间的长短关系到水蛭幼苗进入商品池的时间,决定了水蛭的生长时间,从而最终会影响水蛭的产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孵化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比现有孵化时间缩短7天,孵化率提高22.7%,出苗集中的水蛭孵化基质。

本发明所选的基质为持水量为100%~120%的膨化珍珠岩。该膨化珍珠岩是一种很轻的内部蜂窝状的白色颗粒。具有无毒、无味、不燃、不腐烂等特点,不溶于强酸碱,微溶于氢氟酸,pH值为中性(6.5~7.5)。该膨化珍珠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是SiO270~75%、CaO 0.1~2.0%、Al2O312~16%、Na2O 1.0~5.0%、Fe2O30.1~1.5%、K2O1.0~5.0%。

根据本发明并结合现有孵化技术,还发明了一种利用本发明基质的水蛭卵茧孵化方法:在保温箱底部铺一层厚度为2.5cm的持水量为100%~120%的膨化珍珠岩,在膨化珍珠岩上铺一层湿纱布,在纱布上将采集的水蛭卵茧逐层放好。再在卵茧上铺一层湿纱布,在纱布上放一层厚度为3cm的持水量为100%~120%的膨化珍珠岩,然后盖上保温箱盖子,放入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5%~80%的人工孵化箱中孵化。

通过实验统计及比较发现,与现有孵化技术中运用的细湿土相比,运用持水量为100%~120%的膨化珍珠岩作为水蛭卵茧孵化基质,其出苗时间更集中、出苗速度快、出苗量大。这样不仅有利于水蛭孵化的工厂化管理,更增加了水蛭幼苗适应环境和饲养的时间,使水蛭幼苗通过摄食生长和储存能量,最终增强存活率。通过本发明间接提高了水蛭的亩产量,增加了水蛭养殖的经济效益。具不完全统计可间接提高水蛭亩产约15kg,按目前水蛭药材市场价600元/kg计算,每亩约增加经济效益约6000~9000元。

四、具体实施方式

1.材料

1.1实验材料:卵茧(由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水蛭基地提供,其母体经郭巧生教授鉴定为Whitmania pigra Whitman的成熟体)、细土壤、膨化珍珠岩、医用纱布。

1.2实验仪器:人工气候培养箱(浙江托普仪器)、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及环刀、20*15*30cm保鲜盒;

2方法

2.1最大持水量的确定

最大持水量:100cm3的环刀将取所需的土壤和珍珠岩分别加盖后放入水盆中,浸泡约24小时。水面要低于环刀上口2~4mm,勿使环刀上口进水,同时取相同土壤(珍珠岩),风干后通过18号筛(1mm),装入已用单层纱布包扎好的环刀中,装好后轻轻拍实。然后将盛有湿土和湿珍珠岩的环刀底盖打开,将此环刀连同滤纸一起放在盛有风干土壤(珍珠岩)的环刀之上。同时在两个环刀上压上重物,使之紧密接触。8小时之后,取上层环刀的原状湿土(珍珠岩)10~20g放入铝盒立即称重、烘干、称重,反复进行2~3次,取其平均值,即为土壤和珍珠岩的最大持水量。

最大持水量%=100×(湿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

2.2分组

本实验采用主处理为培养基质(土壤和珍珠岩2个水平),副处理为培养基质湿度(5个水平)的裂区区组实验设计,共10个处理组,每组随机放30枚水蛭卵茧,每处理3次重复。根据预实验,培养基质湿度的设计,土壤组分别为最大持水量的40%、60%、80%、100%、120%(简称为土40%、土60%、土80%、土100%、土120%),珍珠岩组分别为最大持水量的60%、80%、100%、120%、140%(简称为珍60%、珍80%、珍100%、珍120%、珍1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