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8468.1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叶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4M1/02;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关于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的壳体有采用双射成型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中,先通过第一次注射形成壳体的第一层,如,表层,再通过第二次注射形成与第一层一体结合的第二层。如,内层。然双射成型中,通常为两种不同材料的结合。两种材料的熔融温度不同,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材料的收缩率亦不同,致使第一层与第二层在结合面处应力大小不同。如此,在第一层与第二层结合的周缘上,出现部分周缘区域容易开裂,尤其是应力集中的区域或融接不够好的地方,如,壳体上设置容置按键的开孔周围区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双层间开裂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壳体,包括一第一壳层及与第一壳层一体结合的一第二壳层,所述第一壳层经第一次注射形成,且其与第二壳层结合的表面的周缘分布有多个凸肋,所述第二壳层经第二次注射与第一壳层一体成型,该第二壳层周缘将所述凸肋嵌合于其内。
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次注射第一种材料获得一第一壳层,该第一壳层的一表面的周缘形成若干凸肋;
第二次注塑第二种材料形成一第二壳层,且使得第二次注塑与第一壳层一体成型,该第二壳层的与第一壳层结合的表面的周缘与所述凸肋嵌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壳体的制作方法通过第一次注射形成第一壳层及在第一壳层表面的周缘形成凸肋,第二次注射与第一次注射一体成型,第二壳层周缘将所述凸肋嵌合,如此可增强第一壳层与第二壳层的结合强度,第一壳层与第二壳层不容易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一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壳体成型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成型如图1所示的壳体时所采用的模具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壳体 10
第一壳层 12
第一壳段 122
第一结合面 123
第二壳段 124
凸肋 125
第一收容空间 126
第二壳层 14
第二收容空间 142
第二结合面 143
模具 20
母模 22
第一模穴 221
第二模穴 222
公模 24
第一模仁 242
第二模仁 24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壳体及其制造方法较佳实施例中,以一电子装置壳体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手机壳体10包括一第一壳层12及一第二壳层14,该第一壳层12及第二壳层14通过双射成型一体结合。
第一壳层12为第一材质的注塑材料形成,构成手机壳体10的外表层,该第一壳层12包括不连续的一第一壳段122及一第二壳段124,该第一壳段122与第二壳段124之间大致围成用于安装按键面板的一第一收容空间126。该第一壳段122与第二壳段124包括同朝向的一第一结合面123,该第一结合面123为第一壳层12与第二壳层14的结合面,该第一结合面123上于围绕所述收容空间126的周围分布有若干凸肋125,该凸肋125呈矩形体,沿第一壳层12的长度方向凸伸于该第一结合面123,用于加强第一壳层12与第二壳层14结合强度。所述凸肋125的分布可根据壳体10的应力分布及融接情况而定,主要布设于第一壳层12与第二壳层14易开裂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光互补波浪发电站
- 下一篇:薄型大功率LED线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