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8556.1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韩保国;崔武孝;阎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森蓝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L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表面 氟化 工艺 | ||
1.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是由,氟化炉(1),吸附剂(2),循环热水泵(3),真空泵(4),强力内循环系统(5),加热器(6),放空气体吸收器(7)构成;其特征在于:将聚合物制品置于氟化炉(1)中,同时放置吸附剂(2);
开启循环热水(3)和加热器(6)将氟化炉中气体和聚合物制品加热到10~80℃;
使用真空泵(4)将氟化炉抽真空;
使用高纯氮气或氩气置换氟化炉2~3遍;
将氟气或氟氮气通入氟化炉中,控制氟气浓度在5%~50%,氟化室压力控制在-0.08MPa~0.1MPa,开启强力内循环系统(5),氟化室温度控制在10~80℃,反应20~120min;抽空氟化室,并用高纯氮气或氩气置换2~3遍,抽空和置换气体经吸附和洗涤净化后经过放空气体吸收器(7)排放;
取出氟化炉中的聚合物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将220ml的HDPE油箱500只放入氟化炉中,同时放入吸附剂3000kg;关闭炉门,使用循环热水将炉内加热到70℃,抽空并使用高纯氮气置换2次,通入20%氟氮气至氟化炉中压力为-0.02MPa,开启氟化炉内气体强制循环,反应20min,保持氟化炉内温度70~75℃。抽空炉内气体并使用高纯氮气置换2次,取出油箱,观察油箱表面呈明显钝化效果,测定油箱表面含氟量315μg/cm2,将油箱装入93#乙醇汽油,按EPA标准进行溶剂渗透试验,40℃恒温条件下渗透率0.28g/m2.d,远低于EPA标准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将500ml的HDPE油箱250只放入氟化炉中,同时放入吸附剂2500g。关闭炉门,使用循环热水将炉内加热到70℃,抽空并使用高纯氮气置换2次;通入10%氟氮气至氟化炉中压力为-0.02MPa,开启氟化炉内气体强制循环,反应40min,保持氟化炉内温度70~75℃;抽空炉内气体并使用高纯氮气置换2次,取出油箱;观察油箱表面呈明显钝化效果,测定油箱表面含氟量280μg/cm2;将油箱装入93#乙醇汽油,按EPA标准进行溶剂渗透试验,40℃恒温条件下渗透率0.35g/m2.d,远低于EPA标准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将150ml的HDPE油箱800只放入氟化炉中,同时放入吸附剂2500g;关闭炉门,使用循环热水将炉内加热到50℃,抽空并使用高纯氮气置换2次;通入纯氟气至氟化炉中压力为-0.08MPa,然后通入高纯氮气至氟化炉内压力为-0.04MPa,开启氟化炉内气体内部强制循环,反应60min,保持氟化炉内温度50~55℃;抽空炉内气体并使用高纯氮气置换2次,取出油箱;观察油箱表面呈明显钝化效果,测定油箱表面含氟量305μg/cm2;将油箱装入93#乙醇汽油,按EPA标准进行溶剂渗透试验,40℃恒温条件下渗透率0.30g/m2.d,远低于EPA标准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制品材料既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材质、也可以是聚氯乙烯、聚氨酯、橡胶等聚合物材料;所述聚合物制品既可以是油箱、桶、瓶类型的包装容器,也可以是管状、膜状、带状、板状、颗粒等形状的物品。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聚合物表面处理的氟化剂,既可以是氟氮混合气,也可以是纯氟气。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合物表面氟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聚合物氟化过程中,使用内部气体强力循环系统,促使内部气体形成湍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森蓝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森蓝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5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拉丝制革的方法
- 下一篇:隔热笼以及具有其的铸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