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9158.1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鄢烈;罗昆;郑伟;池诚;杨占林;王冬梅;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系统 气体 分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进气系统在试验中常常需要将部分气体均匀地分配到进气歧管各气道,实现精确试验。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需要分配的气体直接充入进气歧管的谐振腔,由经过谐振腔的空气将待分配气体根据进气歧管的自然进气特性分配到各气道中,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进气歧管谐振腔内部气流复杂,局部存在众多气流漩涡,会使空气在通过谐振腔向进气歧管气道运动的过程中,因气流漩涡产生的阻力出现各气道进气不均的现象,进而导致待分配气体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出现。而且在空气进气量发生变化时,谐振腔内部的气体流动特性也会出现变化,气流漩涡的分布同时出现变动,无法有效的通过消除气流漩涡的设计来提高气体分配的均匀性。因此,如何消除进气歧管谐振腔内空气流动对气体分配的影响,实现均匀的气体分配,以保证试验的精确性,则成为人们面临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它能将待分配气体直接均匀地分配到进气歧管的各气道中,消除进气歧管谐振腔内空气流动对气体分配的影响,保证内燃机进气系统进行进气试验的精确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包括一分配腔、连接在分配腔一端的进气接口,其特征是:分配腔与多个出气接口连接,各出气接管分别通过一气体传送管与一进气歧管气道接口连接,出气接口的数量与进气歧管气道数量相等。
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其所述的分配腔与进气接口及各进气接口为一整体。
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其所述的分配腔与第一出气接口、第二出气接口、第三出气接口和第四出气接口连接;第一出气接口通过第一气体传送管与第一进气歧管气道接口连接;第二出气接口通过第二气体传送管与第二进气歧管气道接口连接;第三出气接口通过第三气体传送管与第三进气歧管气道接口连接;第四出气接口通过第四气体传送管与第四进气歧管气道接口连接。
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其所述的第一气体传送管、第二气体传送管、第三气体传送管和第四气体传送管为橡胶管。
工作原理为:待分配气体从进气接口进入分配腔中,气体扩散后,经过各出气接口及气体传送管与各进气歧管气道接口连通,使气体均匀地分配到各进气歧管气道中,从而完成气体分配过程。内燃机在进气冲程时,由于进气门开启和活塞下行,可以在进气接管和各进气歧管气道接口之间形成正向压差,使待分配气体利用此压差进入进气歧管气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外加装置的方式实现了将待分配气体直接分配到进气歧管各气道的构想,消除了进气歧管谐振腔内空气流动对气体分配的影响,实现了均匀的气体分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与进气歧管连接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内部剖示图和气体流动示意图(未包括气体传送管)。
图3进气接口、出气接口安装于分配腔上局部剖视图。
图4进气接口、出气接口与分配腔一体成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一:参见图1、图2和图4,一种内燃机进气系统的气体分配装置,包括一分配腔2、连接在分配腔一端的进气接口1;分配腔2与第一出气接口3、第二出气接口4、第三出气接口5和第四出气接口6连接;
第一出气接口3通过第一气体传送管7与第一进气歧管气道接口11连接;第二出气接口4通过第二气体传送管8与第二进气歧管气道接口12连接;第三出气接口5通过第三气体传送管9与第三进气歧管气道接口13连接;第四出气接口6通过第四气体传送管10与第四进气歧管气道接口14连接。
本例的进气接口和各出气接口与分配腔一体成型,各气体传送管为橡胶管;各进气歧管气道接口安装在进气歧管气15上,可焊接或粘接。
实施二:参见图1和图3,为进气接口和各出气接口安装于分配腔2上,其余与实施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