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卷烟吸味品质的特性水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9511.6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姚庆艳;武怡;李恒;曾晓鹰;张天栋;李赓;周博;张玲;赵英良;王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20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卷烟 品质 特性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生产加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卷烟吸味品质的特性水,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特性水在卷烟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不断改善卷烟抽吸品质一直是烟草工作者所追求的。通常除了叶组配方调整外,主要是在加料加香方面进行改进。然而,外源物质的加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烟气的品质,但有时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引起口腔残留,增加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等等;另外,外源物质也存在溶解性差和不易被烟丝吸收等缺点。而料液的溶解和吸收对卷烟抽吸品质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作为一种通用的溶剂,与植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通过改变水的性质来使料液、香料能更好地溶解、更好地被烟丝吸收,并最终改善卷烟的抽吸品质具有现实地意义和良好地应用前景,但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普通的纯水经过特殊处理后得到的、能够改善卷烟吸味品质的特性水。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特性水在卷烟生产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以下认识:卷烟加料的目的主要是增进产品香味、和顺产品吸味、增强产品物理性能、改变产品化学成份含量、改变产品的燃烧性和灰色、廷缓产品霉变和干燥等。加料过程要求料液均匀,而且易被烟丝吸收,而水分子聚集体越小越有利于料液中各种物质的溶解,也越容易被细胞吸收,因此改变料液调配用水的水分子聚集体大小对改善加料效果有重要作用。
水分子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几个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了水分子聚集体,氢键处于不断的破坏和形成的动态平衡中。电气石是一种含多种元素的硅酸盐天然矿物,也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永久性自发电极、兼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的物质。即使在常温下,一旦环境压力或温度发生微弱变化,其内部分子振动增强,偶极矩发生变化,即热运动使极性分子激发到更高的能级,当它向下跃迁至较低能级时,便产生波长在4~14μm、发射频率为0.92Hz以上的红外线辐射,能破坏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将大的水分子聚集体变成小的水分子聚集体。较小的水分子聚集体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和渗透力,能有效地携带各种物质出入细胞。另外由于自发极化,晶体能够永久自发地在一端产生正电极,而在另一端产生负电极,在其表面厚度十几微米范围内存在高场强的电场,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发生电离,形成H+和OH-,H+向负极移动,OH-向正极移动,由于H+的移动速率约是0H-的两倍,因此可以调节水的pH值上升,过多的H+以氢气的形式被释放出去.随着电气石表面H+离子的减少,在浓度差作用下,远处的H+不断向电气石表面移动,直至达到平衡为止。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改善卷烟吸味品质的特性水,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控制纯水先以350~380ml/min的流速流经天然矿石填充柱,然后流经磁场,磁场强度9000~9500Gs,水在磁场中的作用时间不低于15min,得到的pH值为9~9.5的水即为所需的特性水;其中,所述的矿石填充柱中的填充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后组成:电气石陶瓷球80~90份,远红外陶瓷球3~7份,麦饭石陶瓷球2~4份,负电位能量球2~4份,碱性活化矿化球1~3份和磁性能量球1~3份。
所述的纯水优选二次蒸馏水。
当流经磁场的水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则目标水的性质更加稳定。
所述改善卷烟吸味品质的特性水在卷烟生产中的应用。即在进行卷烟香料调配时,以所述特性水作为溶剂或稀释剂,替代常规使用的纯净水、一次蒸馏水或二次蒸馏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创性地利用电气石陶瓷球并掺杂其它矿石陶瓷球处理水,再流经磁场进行稳定处理,为改善卷烟的抽吸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