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打铝合金锅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9585.X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殷林根;宋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加益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51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炊具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打铝合金锅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复打铝合金锅是在铝质半成品锅底上复合复打片。这种锅具除了热效率和寿命较之传统锅具有所改进外,更重要的是可适用于电磁炉等新的灶具。
目前的复合复打片的工艺都比较复杂,应用到很多大型机械,例如压力保持在上百bar的压力机械,而且保压时间很长,保压次数多。这样才能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复打铝合金锅,而且,在保压的过程中,预设的加工工艺参数极易出现偏差,使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复打铝合金锅加工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打铝合金锅加工工艺,包括步骤:
1)第一次拉伸:选取锅体片形坯料进行拉伸,得到锅体的雏形;
2)锅底上复合复打片:把复打片复打到锅底下表面;
3)第二次拉伸:把步骤2)得到的锅体按照设计要求再次拉伸,使锅体达到设计厚度和高度;
4)后续处理:对锅体进行锅口和锅身进行成和喷涂处理,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2.1)初焊复打片:取复打片,先把复打片点焊固定在锅体下底面,再把复打片的下表面砂毛并喷砂;
2.2)复打过程:先把锅体底部朝上反扣放置于高周波加热机上,启动高周波加热机,使复打片以及锅体底部温度升至450~550℃,持续时间为5~60秒;
再把锅体底部朝上反扣放置于复打机上,进行复打,使复打片与锅体牢固结合。
所述步骤1)中锅体的材质是铝合金、304不锈钢或430不锈铁材质的锅体;所述步骤2)中复打片是430不锈铁复打片;
对于304不锈钢和430不锈铁材质的锅体,在锅体底部与430不锈铁复打片中间还添加一层铝的复打产品。
步骤1)结束后还要对锅体表面进行清理:用稀释的质量比为1∶30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再用稀释的质量比为150的稀硝酸中。
所述步骤2.2)中,在高周波加热机上,高周波加热机的电压是10000V、阴极电流是1.2A是阳极电流9.5A。
所述步骤2.2)中,复打机选用的是1000-1300吨复打机、复打时间是1.7秒。
所述步骤4)中,先压口,使锅体的锅口成型,然后车边;再把锅体锅身锅底车加工成型;最后进行锅身喷涂,得到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产品的质量稳定。对于制得的产品,导热率高,节约能源;锅身轻盈,便于使用;易清洗,不粘底,省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铝合金锅锅体(1)、不锈铁复打片(2)、成品(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例中,坯料选用6mm铝合金铝片,复打片选用430不锈铁复打片。工艺过程如下:
1)第一次拉伸:选用6mm铝合金铝片拉伸,拉伸高度到30mm。
2)表面清洗:成型后用稀释的质量比为1∶30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再用稀释的质量比为150的稀硝酸中。
3)初焊复打片:选用0.5mm不锈铁复打片即430不锈铁复打片,清洗干净;铝合金锅锅体与不锈铁复打片点焊固定,不锈铁复打片一面砂毛并喷砂;
4)复打过程:铝合金锅锅体底部朝上反扣放置于高周波加热机上,电压到达10000V,阴极电流1.2A,阳极电流9.5A,不锈铁复打片快速升温,使铝合金锅锅体底部温度升至450-550℃,持续时间为50-60秒;
再铝合金锅锅体底部朝上反扣放置于1000-1300吨复打机上,调整复打时间1.7秒,进行复打。使不锈铁复打片与铝合金锅锅体牢固结合。
5)铝合金锅锅体二次拉伸:锅身变薄,高度拉伸到41mm
6)后续处理:压口使铝合金锅锅体锅口成型,然后车边。铝合金锅锅体(1)锅身锅底车加工成型。锅身喷涂,得到成品。
本工艺还适用于304不锈钢和430不锈铁材质的锅体,只是锅体底部与430不锈铁复打片中间添加一层铝的复打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加益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加益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低阻抗双栅电流感测MOSFET
- 下一篇:一种对时方法和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