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0188.4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泰源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20 | 分类号: | C01B3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李凤林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丙烯 生产 二氧化碳 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收集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技术,适合于收集生产二氧化碳。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每年因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2达到200亿t左右,由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2总量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82%。随着世界各国对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关注,CO2减排日益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回收CO2不仅是缓解CO2排放危机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由于经济发展对工业二氧化碳的需求不断增加,此方法必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收集生产技术尚不完善,问题多,因此,给用户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技术。该技术不仅工艺合理,制备简单,而且产品质量好,并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离器、吸收塔、带涡轮溶液泵、碳酸丙烯酯冷却塔、闪蒸槽、常压解吸真空解吸汽提塔、空气鼓风机、碳酸丙烯酯循环塔、抽气机、碳酸丙烯酯回收塔、稀液循环槽、稀液泵按其系统功能通过连接管线组装一体而构成。
使用时,将本发明技术装置连接入二氧化碳排放工业装置中,吸收压力为0.98-2.7MPa。溶剂对CO2溶解度很高,对碳钢不腐蚀,含有N2、H2和CO2的变换气在吸收塔内与碳酸丙烯酯液体逆流接触,未被吸收的N2、H2气体经分离和洗涤后进抽气机,吸收CO2后的富液,经过透平回收能量减压后进入中间闪蒸槽,经蒸气经洗涤后回收,出闪蒸槽的溶液进入常压解吸段,在此放出的CO2去制造尿素或做其他用途,为了回收更多的CO2,溶液继续至下节真空解吸段回收CO2,最后溶剂进入常压解吸真空解吸汽提塔,在常压解吸真空解吸汽提塔下部用空气鼓风机送入的空气进行汽提,汽提气经洗涤后放空。
碳酸丙烯酯是回收CO2的主要设备吸收塔和常压解吸真空解吸汽提塔的填料塔,填料用增强聚丙烯制造的塑料鲍尔环或海尔环,吸收塔的填料高度一般为18m,常压解吸真空解吸汽提塔填料高度一般为15m。闪蒸槽用卧式的或立式的均可,槽内用隔板分开,溶液在闪蒸槽内停留时间约60s。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后主要设备的材质都是普通碳钢,内壁不要用涂料,因碳酸丙烯酯(碳丙)是优良的溶剂,一般涂料都溶于碳丙。碳丙的稀液腐蚀性较大,回收碳丙的碳酸丙烯酯循环塔、碳酸丙烯酯回收塔和管道都要用不锈钢制作,稀液泵也需选用不锈钢材质。设备投资大大降低,运行可靠,新工艺将可带动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回收工业中的可靠性及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是理想的二氧化碳回收制备生产工艺技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为:1、分离器,2、吸收塔,3、带涡轮溶液泵,4、碳酸丙烯酯冷却塔,5、闪蒸槽,6、常压解吸真空解吸汽提塔,7、空气鼓风机,8、碳酸丙烯酯循环塔,9、抽气机,10、碳酸丙烯酯回收塔,11、稀液循环槽,12、稀液泵,13、连接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分离器(1)、吸收塔(2)、带涡轮溶液泵(3)、碳酸丙烯酯冷却塔(4)、闪蒸槽(5)、常压解吸真空解吸汽提塔(6)、空气鼓风机(7)、碳酸丙烯酯循环塔(8)、抽气机(9)、碳酸丙烯酯回收塔(10)、稀液循环槽(11)、稀液泵(12)按其系统功能通过连接管线(13)组装一体而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泰源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泰源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0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