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感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0222.8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聚;黄楚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顾康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8 | 分类号: | C09D11/08;B41M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潘笑玲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感 胶印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体感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印刷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印刷品不具备立体感,后来人们开始采用孔版丝印的方式以获得具有立体感的印刷品。但是,通过平版胶印方式(包括单张或卷筒轮转胶印),至今不能获得具有立体感的印刷品。没有任何现有的油墨可以使印刷品在平版胶印后产生一种微微凸起的图文形态而获得产生立体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平版胶印的印刷品中产生立体感的立体感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感胶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的组分:
45号或200号机油 27.0~36.5份
150~170号机油 13.0~19.0份
松香 21.3~33.3份
聚酰胺树脂 1.0~5.0份
偶联剂 0.2~3.0份
蜡粉 0.2~3.0份
炭黑 10.0~15.0份
华兰 0.5~5.0份
膨润土 0.1~3.0份
氧化镁 0.1~0.6份
硅藻土 0.5~2.5份
120~200号溶剂油 0.8~2.8份
异丙醇 0.8~1.6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体感胶印油墨还包括热稳剂0.1~1.0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稳剂采用1010抗氧剂。
作为优选方案,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松香是天然松香或石灰松香或两者的组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天然松香的重量份为16.0~22.0份,所述石灰松香的含量为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石灰松香的重量分优选为5.3~11.3份,所述天然松香的含量为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钛酸酯偶联剂或两者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立体感胶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设定重量份的45号或200号机油和石灰松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边升温边搅拌,直至全部熔融;
步骤2,依次加入设定重量份的天然松香、150~170号机油、偶联剂、蜡粉、120~200号溶剂油和异丙醇,直至全部熔融,搅拌均匀后出料过滤;
步骤3,依次将其它组分加入分散釜中进行强力搅拌;
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砂磨机中研磨4~7次或者加入三辊机或四辊机中研磨3~5次,即得到立体感胶印油墨。
本发明的立体感胶印油墨可以广泛应用平版胶印各类画册、书报等,具有下述的有益技术效果:
具有立体感:可以使印刷品在平版胶印后产生一种微微凸起的图文形态而获得立体感,不仅美观而且可以保护读者的视力。
更加环保:该立体感胶印油墨采用纯天然松香树脂及松香改性树脂,VOC低,符合VOC国家排放标准,且无任何溶剂残留及有毒物质,达到了印品制作及流通过程中的环保标准,避免了传统的用于同类包装承印物的油墨所残留的有机溶剂对人身的伤害,环境污染极小。
性能更加优良:可以通过调节其中的松香组分,得到分别适应于高、中、低速平版胶印的立体感胶印油墨,从而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
还具有原材料来源广、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立体感胶印油墨是根据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设计、选材和制备的:即油墨的分子越小、形态越规整,则从油墨印刷时扩散到油墨图文墨膜层的速度愈快,渗透固化性越好,半挥发速度也愈快的原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感胶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的组分:
45号或200号机油 27.0~36.5份
150~170号机油 13.0~19.0份
松香 21.3~33.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顾康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顾康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0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