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馈纸扫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1278.5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燻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扫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馈纸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装设有自动馈纸装置以提供自动馈纸功能的各式机器,如打印机、扫描仪和传真机等等,已是常见的电脑外设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自动馈纸扫描装置的前视剖面图,现有的自动馈纸扫描装置1包括一自动馈纸装置1a与一扫描装置1b,其中自动馈纸装置1a装设在上盖2上。自动馈纸装置1a具有馈纸出口14,用以将纸张馈送出自动馈纸装置1a。
扫描装置1b包括一扫描壳体10、一透光平台11、一玻璃板12、一框架13及一扫描模块3,其中扫描壳体10设置于自动馈纸装置1a下方,而扫描模块3设置于扫描壳体10内部。
透光平台11与玻璃板12固定于扫描壳体10中,其中透光平台11用以承载欲进行平台式扫描的纸张,而玻璃板12则用以使扫描模块3的光线穿透其中,使扫描模块3得以对馈送式扫描纸张进行扫描。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请参照图2,框架13设置于透光平台11与玻璃板12之间,且框架13包括一突部13a与一垂直壁13b,其中突部13a支撑玻璃板12,使玻璃板12与垂直壁13b得以连接。框架13除了将透光平台11与玻璃板12固定于扫描壳体10上之外,也具有引导馈送式扫描纸张通往馈纸出口14的功能。
现有固定馈纸式扫描用的玻璃板的结构会有以下的缺点。固定玻璃板12的框架13一般是由塑料制成,且具有突部13a,当扫描模块3在玻璃板12下方移动时,有可能因为框架13的塑料变形,使得扫描模块3在移动时会撞击到突部13a,致使扫描模块3无法顺利移动至文件平台11下方进行扫描作业。但若移除突部13a,而直接黏合玻璃板12与框架13的垂直壁13b,虽能解决扫描模块3的移动问题,但玻璃板12将失去突部13a的支撑,长期使用后会产生脱胶问题,以致于缩短自动馈纸扫描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改进馈纸式扫描用的扫描窗口与透光板的结合结构而防止扫描模块在移动时受到撞击,并避免灰尘掉入壳体内部的自动馈纸扫描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馈纸扫描装置,其包括自动馈纸装置及平台式扫描装置,该自动馈纸装置具有用以传输馈纸式扫描的文件的馈纸路径;该平台式扫描装置设置于该自动馈纸装置下方,该平台式扫描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的扫描模块以及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扫描平台,该扫描平台包括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其中,该第一透光板被固定于第一扫描窗口内,用以承载平台式扫描的文件;该第二透光板设置于该馈纸路径下方且被固定于第二扫描窗口内,用以使该扫描模块产生的光线穿过其中而读取该馈纸式扫描文件的图像,其中该第二透光板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且该上表面的面积大于该下表面的面积。
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边具有倒角,且该第二扫描窗口具有多个内缘,其中与该倒角对应的该第二扫描窗口的内缘具有斜壁。
该第二透光板的一侧边具有至少一台阶,且该第二扫描窗口具有多个内缘,其中与该台阶对应的该第二扫描窗口的内缘具有楔形壁。
该扫描模块为接触式光电传感元件。
该第二透光板的材料为玻璃。
该第二透光板与该第二扫描窗口的一连结表面黏贴有双面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馈纸扫描装置,其包括自动馈纸装置及平台式扫描装置,该自动馈纸装置具有用以传输一馈纸式扫描的文件的馈纸路径,该平台式扫描装置设置于该自动馈纸装置下方,该平台式扫描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扫描模块以及设置于该壳体上扫描平台,该扫描平台包括第一透光板及第二透光板,其中,该第一透光板被固定于第一扫描窗口内,用以承载平台式扫描的文件;该第二透光板设置于该馈纸路径下方且被固定于第二扫描窗口内,用以使该扫描模块的扫描线穿过其中而读取该馈纸式扫描文件的图像,其中该第二透光板的下表面与该扫描平台的内侧表面平齐设置。
该扫描模块为接触式光电传感元件。
该第二透光板的材料为玻璃。
该第二透光板与该第二扫描窗口的连结表面黏贴有双面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1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锭夹持装置
- 下一篇:基于FPGA的快速地址查找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