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检测系统及损失计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1315.2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昌;刘德有;郑源;郭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28 | 分类号: | F24J2/28;F24J2/52;F24J2/48;F24J2/46;F24J2/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多孔 介质 空气 加热器 检测 系统 损失 计算方法 | ||
1.一种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穿透率玻璃、多孔介质吸热体、凸台与垫圈(3、7)、空气出口(9)、加热器支架(12、13)、送风机(15)、空气加热器的底板(22)、支架(23)、入口连接件(24)、出口连接件(25)、下端板(27)、上端板(28)、左侧端板(29)、右侧端板(30);其中,高穿透率玻璃通过凸台与垫圈分别与下端板(27)、上端板(28)、左侧端板(29)和右侧端板(30)连接,底板(22)上部设置支架(23),支架(23)上设置多孔介质吸热体,多孔介质吸热体与高穿透率玻璃对应设置,底板(22)上还设置入口连接件(24)和出口连接件(25),送风机(15)与入口连接件(24)连通,出口连接件(25)与热空气的用户连接,底板(22)下部加热器支架安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15)采用轴流式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连接件(24)的是由外到内的渐扩的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吸热体为含硅粘土或堇青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3)由支架和垫片(26)构成,所述支架底部设置于底板(22)上部,支架上部设置垫片(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吸热体由多块多孔介质构成,采用隔板间隔;所述高穿透率玻璃由与多孔介质块数相同的玻璃构成,所述玻璃分别与孔介质对应设置。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直接辐射测量仪(1)、空气温度传感器(2)、空气出口温度传感器(10)、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16)、风机电机(31)和设备控制器(17),其中设备控制器(17)通过太阳直接辐射测量仪(1)采集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空气温度传感器(2)采集的空气温度值、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16)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送风机电机(31)开启与否,如果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大于能够提供空气最小流量(30%的最大流量)条件下出口温度大于热空气用户的温度,则开启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的多孔介质的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其中:
Δp:空气每经一次多孔介质的压力损失;
L:多孔介质厚度;
η:空气动力黏度;
φ:孔隙率;
u0:空气的进入多孔介质的入口速度;
ρ:空气密度;
k1:粘性系数;
k2:惯性系数;
而空气在孔道内(多孔介质区域除外)的速度应小于3m/s。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的多孔介质的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系数k1取2.5X10-8-3X10-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多孔介质空气加热器的多孔介质的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系数k2取0.03-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13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色及黄色有机颜料热水方法的颜料化处理
- 下一篇:方向可控的照明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