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拉袋离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2104.0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4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顾根生;耿金奇;倪金环;许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德力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04 | 分类号: | B04B1/04;B04B7/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分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拉袋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主要包括机座、工作区单元以及动力区单元组成。目前普遍使用的自动离心机的卸料方式基本上是采用刮刀卸料的方式,是将转鼓在低速状态下,刮刀慢慢靠近转鼓壁,刮刀上下、左右旋转运动,逐步将转鼓内离心分离后的固体料层刮削下来,由于是刮刀和转鼓壁存在相对运动,不可能无限制地接近转鼓壁,考虑到安全,一般情况下会存在5mm左右的残余料层无法自动剥离,只能依靠人工清除,不仅降低了每批物料的回收效率,而且增加了每批物料的分离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拉袋离心机,能够解决普通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转鼓壁残余料层无法清除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外壳、机盖、底板以及机座,外壳内设有转鼓,转鼓下方设有料斗,转鼓中心位置设有轴承箱,轴承箱内主轴由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转鼓回转,外壳和转鼓通过底板安装在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主轴内设有气缸,气缸顶端设有升降轴,升降轴上固定安装有刚性滤布支撑套,转鼓壁设有滤布,滤布上端通过固定圈分别固定在转鼓口和转鼓上端,滤布下端通过卡箍固定在刚性滤布支撑套上。
本发明采用的结构,采用了气缸驱动滤布支撑套,通过拉动滤布下端使得固定在转鼓内的滤布自动产生振荡效果,可以将滤布上的料层剥离开来,能够彻底解决普通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残余料层无法清除的问题,不需要人工干预,实现全自动操作,提高了离心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盖 2、转鼓 3、升降轴 4、滤布支撑套 5、外壳 6、底板 7、气管接口 8、轴承箱 9、皮带轮 10、气缸 11、机座 12、固定圈a 13、固定圈b 14、料斗 15、滤布 16、卡箍 1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知,该全自动拉袋离心机包括外壳5、机盖1、底板6以及机座11,外壳5内设有转鼓2,转鼓2下方设有料斗14,转鼓2中心位置设有轴承箱8,轴承箱8内主轴由电机17通过皮带轮9带动转鼓2回转,外壳5和转鼓2通过底板6安装在机座11上,所述轴承箱8主轴内设有气缸10,气缸10顶端设有升降轴3,升降轴3上固定安装有刚性滤布支撑套4,转鼓壁设有滤布15,滤布15上端通过固定圈a12、固定圈b13分别固定在转鼓口和转鼓2上端,滤布15下端通过卡箍16固定在刚性滤布支撑套4上。气缸10通过气管接口7外接压缩气体。
分离阶段完成后,将转鼓转速降为零,在气缸10的驱动下升降轴3、滤布支撑套4连同滤布15一起向下运动,由于滤布15上端固定在转鼓上,下端卡箍16向下运动,紧贴着转鼓壁的滤布15被拉起,气缸10反复上下运动,滤布15上的料层在滤布15的震动下自由脱落,通过料斗14排至机外;滤布15复位时,只要在气缸10的驱动下将升降轴3、滤布支撑套4升至初始位置,滤布1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自动贴合在转鼓2内壁上。气缸10反复上下运动可以通过程序设定实现全自动操作,不需要人工的干预。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德力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德力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2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以数数的笔
- 下一篇:基于单辊分解法偏心特征提取的轧机支撑辊偏心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