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体液压支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2174.6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康明;张延平;王积登;苏嘉安;汤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4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液压 支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在煤矿作业中,单体液压支柱是经常使用的设备,例如在进行井下巷道支撑、采煤工作面支撑时,经常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交接顶梁(如∏型长梁或槽钢梁)的进行支撑,例如图1所示,给出了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型长梁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为包括进液柱头的单体液压支柱,例如图2所示,将三用阀1安装在柱头2内,注液枪通过三用阀1注液口注液,乳化液经过三用阀1、柱头2等注入到缸体3内,推动活塞带动活柱向上运动,实现支撑。上述单体液压支柱,其结构上的设计决定柱头需要分别与顶盖和活柱连接,形成两条焊缝,从而产生焊接应力。
上述包括柱头的单体液压支柱,由于存在两条焊缝,使得在遇到压力偏载时容易发生焊缝开焊,造成单体液压支柱的断裂,从而给煤矿的井下工作面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体液压支柱,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单体液压支撑的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体液压支柱,包括活柱和套筒,所述活柱套设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活柱底端的活塞与所述套筒底部之间形成有一密闭缸体,还包括外置的注液阀,所述注液阀与所述密闭缸体的缸底之间设有外置的高压胶管。
本发明提供的单体液压支柱,通过将注液阀设置在单体液压支柱本体的外部,进而在单体液压柱的结构中省略了柱头,使得可以减少柱头与顶盖和活柱之间的两条焊缝,使得单体液压支柱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偏载,进而防止单体液压支柱的断裂,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型长梁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单体液压支柱上存在两条焊缝,使得单体液压支柱承受压力偏载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单体液压支柱包括活柱11和套筒12,所述活柱11套设在套筒12内,且所述活柱11底端的活塞13与套筒12底部之间形成有一密闭缸体14,另外单体液压支柱还包括外置的注液阀21,并且注液阀21与密闭缸体14的缸底之间设有外置的高压胶管22,上述的高压胶管22连接注液阀21与密闭缸体14,使得由注液阀21注入的液体可以通过高压胶管22注入到密闭缸体14内,以推动活塞13向上运动形成支撑。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单体液压支柱,通过将注液阀设置在单体液压支柱本体的外部,进而在单体液压柱的结构中省略了柱头,使得可以减少柱头与顶盖和活柱之间的两条焊缝,使得单体液压支柱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偏载,进而防止单体液压支柱的断裂,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进一步可以将注液阀21设置在单体液压支柱的手把体上的密封套23内,上述在注液阀外部设置的密封套23,以将注液阀密封。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将注液阀21与高压胶管22通过快速接头24连接。
在上述的单体液压支柱上,将活塞设置在活柱的底端,具体的可以是将活塞环形焊接于上述的活柱底端,能够有效杜绝活塞脱落。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单体液压支柱,可以在套筒底座15内设置有连通孔16,高压胶管22与密闭缸体14通过连通孔16连通。如图3所述,在底座内设置有连通孔16,连通孔16与高压胶管22连接的一端突出出来,增加了底座的表面面积,使得单体液压支柱的抗下陷能力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2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