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锰矿浆强化浸取除铁的装置及除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3088.7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华;陶长元;宁伟征;孙瑞祥;周小霞;杜军;范兴;刘仁龙;孙大贵;左赵宏;龙洋;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4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袁庆民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锰矿 强化 装置 方法 | ||
1.对锰矿浆强化浸取除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盛装锰矿浆的搅拌槽(13)、搅拌轴(14)的下部和固定在该搅拌轴(14)下部的搅拌桨(8)均浸没在该锰矿浆中的搅拌系统、安装在该搅拌槽(13)底部内的至少两个文丘里管;其中,所述搅拌桨(8)有二、三或四层,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端通过管路与由变频调速电机带动的空气压缩机联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槽(13)底部内的文丘里管中,至少有一个其喷射气流方向竖直朝上的文丘里管(3a),至少有一个其喷射气流方向与该竖直朝上的喷射气流之间有60~90°夹角的文丘里管(3b);在所述搅拌槽(13)侧壁的两侧,又设置有两组各自数量与所述搅拌桨(8)层数相等的文丘里管(3c),这两组中与各层搅拌桨(8)对应的文丘里管(3c)的喷射气流方向,均指向对应搅拌桨(8)的下方;这两组文丘里管(3c)的进气端通过管路,也与由变频调速电机带动的空气压缩机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锰矿浆强化浸取除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搅拌槽(13)侧壁两侧的各文丘里管(3c)的喷射气流方向,或者均呈水平状态;或者均向上倾斜,其倾斜角(θ)不大于15°;或者呈部分水平、部分向上倾斜的状态,其倾斜角(θ)不大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对锰矿浆强化浸取除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搅拌槽(13)侧壁两侧的各文丘里管(3c)的喷射气流方向,或者均指向所述搅拌轴(14)轴线;或者均偏离所述搅拌轴(14)轴线,其偏离值(B)不大于该搅拌轴(14)直径的25倍;或者呈部分指向所述搅拌轴(14)轴线、部分偏离所述搅拌轴(14)轴线的状态,其偏离值(B)不大于该搅拌轴(14)直径的2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对锰矿浆强化浸取除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搅拌槽(13)侧壁的两组文丘里管(3c),其进气端分别通过两条主管路,与由各自的变频调速电机带动的两台空气压缩机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对锰矿浆强化浸取除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搅拌槽(13)侧壁的两组文丘里管(3c),其进气端分别通过两条主管路,与由各自的变频调速电机带动的两台空气压缩机联通。
6.一种对锰矿浆浸取除铁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来替代锰矿浆中部分二氧化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除铁方法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对锰矿浆强化浸取除铁的装置中进行的,其步骤如下:
①把尚未固液分离而仍带有其浸出液的锰矿浆,装入所述搅拌槽(13)中,其装入量为该搅拌槽(13)容积的65~70%,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然后,起动带动搅拌桨(8)的电机,把该搅拌桨(8)的速度控制在300~350r/min之间;接着开启空气压缩机、以通过所有文丘里管(3a、3b、3c)向所述搅拌槽(13)充入空气;然后,通过变频调速电机逐渐增大空气压缩机的供气量,至锰矿浆被充气膨胀后的体积为搅拌槽(13)容积的90%为止,并以此供气量维持8~12分钟;
②之后,通过变频调速电机逐渐增少空气压缩机的供气量,至锰矿浆放气回缩后的体积为搅拌槽(13)容积的70~75%为止,并以此供气量维持3~8分钟;
③然后,再次通过变频调速来恢复空气压缩机的供气量到步骤①的最后状态,仍以此供气量维持8~12分钟;
④此后,交替循环调节步骤②和步骤③的供气压力,并维持对应的相同时间;3.5~6小时后停止搅拌和所有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0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