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阅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3264.7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铭;庄凯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G10L15/00;G10L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阅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阅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语音辨识功能以及翻译功能的电子阅读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各式的电子装置从过去的键盘输入,已渐渐地被触控输入所取代。然而随着语音辨识技术的研究发展,使用者已可以直接透过言语对电子装置下指令,使电子装置进行使用者想要的操作内容。因此,渐渐开启了透过语音与电脑沟通的时代。
由于语音辨识具有输入方便快速的功能,使得不熟悉现有输入法的使用者,亦可进行快速的输入,因此语音辨识逐渐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将语音辨识作为输入工具的电脑、可声控拨号的电话,甚至于语音遥控等。然而现今的电子装置,并无法让使用者随时随地进行大规模或长时间的语音辨识。以手机为例,由于屏幕本身耗电量大,并不适合使用长时间的语音辨识,此外由于屏幕会反光,并不适宜使用者作长时间的阅读,因此通常仅使用于拨号输入以及简讯输入。
另外,一个听障人士由于无法听到周遭的声音,只能靠手语进行沟通。然而熟悉手语的人并不多,对于听障人士而言,与一般人的对话仅能透过比手画脚进行极为简单的对谈。同样地,当一个使用者在进入一个与自己语言不同的国家时,这个使用者虽然可以听到周遭的人与他的对谈内容,但对使用者而言却完全无法理解他人的言语,就如同一个听障者一般,无法透过听觉去理解别人所说的话。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终构思出本发明电子阅读装置,以提供一具有语音辨识功能的电子阅读装置,藉由其兼具省电与适于阅读的特性,能使语音辨识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层面,提供使用者可随时随地使用,随时随地读取已录下的语音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省电环保的基础概念下,使语音辨识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层面,提供使用者可随时随地使用,随时随地读取已录下的语音内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个工具,使听障使用者在任何环境均能了解他人的对话内容,亦或使一般使用者在语言不通的国家中,能理解他人的描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阅读装置,其包括一撷取单元,用以撷取一声音;一第一存储单元,用以存储一参考信息;一处理单元,用以依据该参考信息将该声音转换为一视觉影像信号;一显示单元,用以显示对应该视觉影像信号的一视觉影像;以及一第二存储单元,用以存储该视觉影像信号和/或该声音。
较佳地,该显示单元可为一双稳态显示器,例如:电泳显示器、胆固醇液晶以及快速反应液态粉体显示器等。
较佳地,该视觉影像信号包含一文字信号、一图形信号以及一符号信号。
较佳地,该参考信息包含一语音辨识信息以及一语言翻译信息,用以提供对照该处理单元将该声音转换为该视觉影像信号。
较佳地,该语言翻译信息用以提供该处理单元对照,将该视觉影像信号转换为具有一预设语言的一输出信号,且对应该输出信号的一输出影像系显示在该显示单元上。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电子阅读装置,其包括一撷取单元,用以撷取一声音;一第一存储单元,用以存储一第一参考信息;一处理单元,用以依据该第一参考信息将该声音转换为一视觉影像信号;一显示单元,用以显示对应该视觉影像信号的一视觉影像;以及一第二存储单元,用以存储该视觉影像信号及/或该声音。
较佳地,该第一参考信息为一语音辨识信息,且该电子阅读装置更包括一第三存储单元,用以存储一第二参考信息,其中该第二参考信息为一语言翻译信息,且该处理单元透过该语音辨识信息以及该语言翻译信息,将该声音转换为具有一预设语言的一输出信号。
本发明之电子阅读装置,因为其省电的特性,可提供长时间的语音辨识,以使听障使用者可以立即的了解周遭的对话内容,并可使一般使用者立即的取得他人言语所对应,且由于其适宜阅读的特性,可提供长时间的读取,甚至可在强光下使用,达到可随时随地使用语音辨识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电子阅读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子纸 11撷取单元
111录音模组 112传输模组
121第一存储单元 122第三存储单元
13处理单元 14显示单元
15第二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纤维幅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通过催化烯丙基化制备烯丙基烷基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