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l-3Ti-1B细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3909.7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豹;王宏伟;邹鹑鸣;朱兆军;魏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4 | 分类号: | C22C21/04;B22D27/20;C22C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l ti 细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硅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流动性好、收缩率小及热裂倾向小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铝合金铸件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高质量的铝合金,控制铸锭组织是十分必要的,铝合金经晶粒细化后得到细小等轴晶组织,提高了合金机械性能,消除了各种铸造缺陷,提高了铝合金的后续加工能力,同时由于组织致密,也提高了铸件的气密性。
铝合金细化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浇注前向熔体中加入细化剂,在铝合金的凝固过程中通过TiA13和TiB2粒子的异质形核作用使晶粒细化,降低晶粒尺寸,获得均匀细小的等轴晶,从而改善合金的补缩能力,使凝固裂纹倾向减小,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研究表明,Ti和B的综合作用对铝合金晶粒细化效果最好,目前最常用的铝合金晶粒细化剂是Al-5Ti-1B中间合金。而部分研究结果指出,在Al-Ti-B系中间合金中的Ti/B比对铝合金晶粒细化有直接的影响,较高的Ti/B比对铝合金尤其是铝硅合金的细化效果降低;同时,细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对细化剂自身的组织和对铝合金的细化效果都有显著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细化剂Al-5Ti-1B中间合金较高的Ti/B比对铝合金的细化效果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Al-3Ti-1B细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Al-3Ti-1B细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一、按照Al元素、Ti元素与B元素重量比为96﹕3﹕1的比例称取纯铝、K2TiF6和KBF4,其中纯铝的质量纯度为99.99%,K2TiF6的质量纯度为99.95%,KBF4的质量纯度为99.95%;二、将纯铝清洗干燥后放入功率为7.5KW的坩埚电阻炉中,加热至完全熔化,铝熔体温度为780℃~820℃;三、将KBF4和K2TiF6混合后加热至100℃~150℃,保温1h,得到盐混合体;四、采用温度为250~300℃的石墨钟罩将盐混合体混合均匀后压入铝熔体中,利用精炼装置在搅拌速度为120~240r/min的条件下,进行机械搅拌除气10min~30min,然后在780℃~820℃的条件下静置10min~30min,再将熔体表面的反应渣和氧化皮去除后,浇注到温度为250℃的金属型中,即得Al-3Ti-1B细化剂。
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利用精炼除气和搅拌加快了熔体反应,降低了氧化烧损,同时使得合金组织更均匀。本发明Al-3Ti-1B细化剂的Ti/B比在2.8~3.3之间,组织主要由Al、TiA13和TiB2组成,TiA13的尺寸为10~20μm,TiB2的尺寸为2~5μm,且分布均匀,同时Al-3Ti-1B细化剂的抗衰退时间达到2h以上,并且经Al-3Ti-1B细化剂细化后,Al-7Si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可以达到142MPa和6.6%。
附图说明
图1是未细化铝硅合金(Al-7Si合金)宏观组织形貌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采用Al-5Ti-1B细化剂细化后铝硅合金(Al-7Si合金)的宏观组织形貌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采用Al-3Ti-1B细化剂细化后铝硅合金(Al-7Si合金)的宏观组织形貌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分别采用Al-5Ti-1B细化剂及Al-3Ti-1B细化剂细化后铝硅合金(Al-7Si合金)的抗拉强度对比图,图中Un代表铸态铝硅合金(Al-7Si合金)的抗拉强度;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分别采用Al-5Ti-1B细化剂及Al-3Ti-1B细化剂细化后铝硅合金(Al-7Si合金)的延伸率对比图,图中Un代表铸态铝硅合金(Al-7Si合金)的延伸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多层片状WO3的水热合成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助浸剂的石煤酸法提钒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