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卡式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4617.5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伍桂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桂婵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F16K17/00;F16K27/00;F16K1/38;F17C13/04;F17C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卡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具阀体装置,特别一种集减压阀与燃气阀合功能的燃气卡式阀。
背景技术
卡式炉是广为人知的罐式燃气灶具,由于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方便,曾广泛被人们所采用,但由于便携式的卡式炉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时有发生爆炸现象,卡式炉的爆炸原因很多,但最终是由于安装在炉灶上的液化燃气罐内部压力超高于安全标准,而使用者又不知道还继续使用导致,其爆炸并非炉灶而是燃气罐,后果十分严重;而另外,目前在市场上的卡式炉的阀体普遍都存在用不完瓶底气的现象,调节流量大小难于控制,手感时紧时松,靠螺牙配合来调整流量,难与控制用手推按钮,容易熄火,综述以上诸多缺点,显然现有的卡式炉的阀体不符合人们安全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功能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出压力稳定,低压性能好,安全压力内防漏效果好的一种燃气卡式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卡式阀,包括阀体,进气装置、出气调节装置、压力稳定装置以及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设有腔体结构的阀腔,阀腔内安装有软性膜片,膜片由膜片连杆机构支撑并由阀盖密封盖合,所述的膜片连杆机构由固定安装于膜片中心的膜片连杆和调节膜片连杆的调节杆组成,调节杆上安装有用于密封阀腔内气嘴的调节杆密封胶粒;所述的出气调节装置的阀芯为锥体阀芯;所述的安全装置为防爆装置,并且由防爆顶杆、防爆顶杆弹簧以及防爆杆密封胶粒组成,防爆杆密封胶粒与阀体的配合面为圆弧形;所述的调节杆由调节杆插梢铰接于阀腔内;所述的阀体内与防爆顶杆配合处设有排气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卡式阀是一种集减压阀与燃气阀合二为一的新型阀体,解决了减压阀不能同在灶里使用的缺陷,适合于便携卡式阀炉上;膜片连杆的结构设计使阀腔具有超大容量,从而使压力回差小,输出压力稳定;出气调节装置的阀芯为锥体阀芯,由于是靠锥度配合,手感顺畅,不但能更人性化的调节出气流量的大小,还能解决了一撞到开关或用力稍推一下开关按钮就熄火的敝病;防爆杆密封胶粒与阀体的配合面为圆弧形,阀体在安全压力内防漏效果更好;阀体内与防爆顶杆配合处设有排气槽,阀体在超出安全压力时防爆顶杆弹出顺畅有力,从而更安全可靠;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卡式阀结构低压性能卓越,燃气利用率高,输出压力稳定,安全压力内防漏效果好,超出安全压力防爆灵敏度高,迎合了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使产品更具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燃气卡式阀,包括阀体1,进气装置2、出气调节装置3、压力稳定装置4以及安全装置5。所述的阀体1设有腔体结构的阀腔6,阀腔6内安装有软性膜片7,膜片7下部由膜片连杆机构8支撑,膜片7上部安装有压力弹簧11,并由阀盖9压缩压力弹簧11密封盖合,膜片7与阀体1形成大的形腔,压力弹簧11有利于调节压力。所述的膜片连杆机构8由固定安装于膜片7中心的膜片连杆81和调节膜片连杆81的调节杆82组成,调节杆82上安装有用于密封阀腔6内气嘴的调节杆密封胶粒83,所述的调节杆82由调节杆插梢10铰接于阀腔6内。所述的出气调节装置3包括有阀芯31、阀芯弹簧32、阀芯胶套33以及阀芯固定螺母34;所述的阀芯31为锥体阀芯;所述的安全装置5为防爆装置,并且由防爆顶杆51、防爆顶杆弹簧52以及防爆杆密封胶粒53组成,防爆杆密封胶粒53与阀体1的配合面为圆弧形。所述的阀体1内与防爆顶杆51配合处设有排气槽。
本发明的减压原理:高压气体从进气装置2进入阀体1,膜片7与压力弹簧11的共同作用下,使压力达到要求,使输出的压力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防爆原理:安全装置5主要依靠调节防爆顶杆弹簧52的压力设定阀体1的安全压力,在进气压力超出设定安全压力时,防爆顶杆51弹出,从而顶开燃气瓶,使气液与阀体1脱离,从而起到防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桂婵,未经伍桂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