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载流量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4635.3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强;储俊彪;周训才;胡俊琴;史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旭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H01B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51 江苏省宜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一种高载流量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在传输交流电流时,由于涡流损耗,电缆传输的电流大小不是随着电缆截面的增大成比例增大,当电缆截面较大时,导体内部的通过的电流分布不均匀,导线的中心部位将不会传载电流,而只在导线周边部分会有电流传输。这种电流集中在导线的外肤部位传导的现象称为集肤效应。由于集肤效应现象,大大地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一般情况下1mm2的导体的载流量为9A左右,但是随着截面积的变大,载流量并不是按照9A成倍计算,例如1kV电缆中,25mm2铜导体在空气中的载流量是140A,计算后1mm2导体的载流量为5.6A;500mm2铜导体在空气中的载流量是870A,计算后1mm2的载流量只为1.74A。可见传输的效率降低了非常多。提高载流量的电缆就是基于这一技术难题而开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载流量电缆,该电缆当导体截面超过300mm2时,可以传导比普通电缆大一倍以上的载流量,极大的提高了大截面电缆的载流量,大大减少了集肤效应的产生,对于120mm2以上的电缆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载流量电缆,包括缆芯,在缆芯外依次设置内护套、铠装层和外护套,所述线芯由若干漆包线绞合而成,在漆包线绞合空隙处填充填充物。
上述漆包线包括导体和挤包在线芯外的绝缘层。漆包线绞合形式包括不紧压或紧压的圆形、扇形或瓦形。漆包线最好采用聚酰亚胺漆包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漆包线代替裸铜单线做为电力电缆绞合导体的单根线芯,实现减少电力传输中的集肤效应,达到提高电缆载流量的目的。
2、该电缆导体绞合漆包线形式包括不紧压和紧压圆形、扇形、瓦形等导体结构,电缆的其他结构与普通的电缆相同。当电缆导体采用紧压结构时,为了防止漆包线漆膜的破损,生产时只使用紧压轮工艺,不使用紧压拉模工艺。同时确保压模的光滑,防止有损伤漆膜的凹凸不平和杂质。
3、该发明主要使用于VV,YJV系列电缆,主要工作电压0.6/1kV,对于120mm2以上截面具有很好的提高载流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填充物,4.内护套,5.铠装层,6.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载流量电缆,包括由漆包线绞合而成的缆芯,在漆包线绞合空隙处填充填充物3,在缆芯外依次设置内护套4、铠装层5和外护套6,所述漆包线包括导体1和挤包在线芯外的绝缘层2。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
1、根据0.6/1kV,VV,YJV系列电缆的标准要求导体的单线直径,选择同外径的聚酰亚胺漆包线代替裸铜单线,进行绞合。
2、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工艺的改进,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防止生产中造成漆膜破损的现象。
3、绞合好的电缆线芯,进行挤包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绝缘,然后通过成缆,铠装,挤护套工序制成成品电缆。
4、试验时或敷设电缆时,通过漆膜腐蚀溶液,去除导体上的漆膜,可以方便的进行电缆试验和敷设时电缆接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集肤效应产生的原理,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试验,尝试将大截面的电缆在传输电流时分解成一个个小截面的导体,就象多个并联线路单独传导电流,以减小集肤效应的影响。为此使用漆包线代替电缆导体绞合时使用的裸铜单线,使电缆的导体内部每个单根铜线由于漆膜而相互分离,独立的传导电流,大大的减小了集肤效应的影响,达到了提高电缆载流量的目的。
通过大量的试验,最后选用了耐温等级155℃的聚酰亚胺漆包线做大截面电缆的单根导体,该漆包线耐温等级高,漆膜具有比较好的强度和附着性,生产时漆膜不宜破损,用于电缆导体线芯不易于由于导体发热烧坏漆膜,具有比较好的耐久使用特性,即使个别地方破损也可以起到防止集肤效应的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电缆的传输电流。例如400mm2的铜导体,使用60根Φ3.0mm的漆包线,每根漆包线通过的电流为55A,60根可以通过3300A,考虑到散热的因素,和内部电场的影响,乘以0.5的安全系数,也可以传输1650A。而现在实际400mm2的铜导体的载流量只有800A。可见电缆的载流量提高了一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旭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旭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管内壁碱垢清除刀具
- 下一篇:侧钻水平井专用双保险浮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