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4636.8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范茂松;杨凯;刘皓;王丽娜;惠东;来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H01M2/02;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用的新型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一次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可能不断恶化的严峻挑战。为降低能源成本并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展了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研究,其思路就是采用大容量的电池作为动力系统和能量储存系统。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池也成为发展电动车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关键之一。
目前,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使用的电池中,主要是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多的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流产品,但由于其外壳较软,当电池在不同力学环境下使用时,容易划伤、刺破表面的壳体。另外,软包装的壳体不能有效阻止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致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化学性能不稳定,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成组使用时,必须要在电池外侧与电池正负极平面垂直的方向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使电池的膨胀受到限制。
由于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需要高电压高容量的电池组,因此需要首先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串并联,然后才能使用。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都产生热量,当电池串并联以后,由于电池之间间隙小、箱体通风量不够,造成单体之间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异。而锂离子电池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电池的使用温度不同时,就会造成整箱电池中的不一致,从而影响整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留下安全隐患。现有的电池模块,通常将所有电池并排放置在电池箱中并通过电池隔板进行夹紧和固定,这种结构的电池模块散热效果较差,难以保证所有电池使用条件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散热性良好、且可以提高电池模块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新型电池模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池模块,包括由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和设在电池组外面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的顶端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电池箱由四个侧板和一个底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的底板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凹槽,每个凹槽中插设一电池,每两个电池之间均设有缝隙,与缝隙所在平面相垂直的一个侧板上设有风扇,与风扇所在侧板相平行的另一侧板上设有通风孔,将每个电池的正极耳固定在一连接件上构成该电池模块的正极,将每个电池的负极耳固定在另一连接件上构成该电池模块的负极,两个连接件上各设有一接线柱。
其中,所述电池由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和套设在其外面的硬质绝缘外壳组成。
其中,所述连接件采用条状铜排,所述铜排的下端设有内凹槽,在每个内凹槽上均设有一通孔,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上设有安装孔,将正极耳和负极耳弯折后卡接到与其对应的内凹槽中,用紧固件将每个电池的正极耳连接在一个连接件上,将负极耳连接在另一连接件上。
其中,所述电池箱呈上开口的立方体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所有电池通过一带有凹槽的底座固定在电池箱中,增加了各锂离子电池之间的缝隙,同时在缝隙所在平面的相对两个侧板上设置风扇和通风孔,使每个锂离子电池各处散热都很均匀且工作环境保持统一,使电池组的散热性能更加良好,不但可提高了所有电池之间的一致性,还能延长整个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在每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外面包裹一层硬质绝缘外壳,对所有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电池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个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拆掉带有通风孔的侧板后本发明电池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池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池模块的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2-正极耳,3-负极耳,4-电池箱,5-底座,6-凹槽,7-缝隙,8-风扇,9-通风孔,10-连接件,11-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硬质绝缘外壳,13-内凹槽,14-通孔,15-安装孔,16-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新型电池模块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高速永磁屏蔽泵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氟塑料合金化工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