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声成像系统的动态孔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4731.8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许琴;王伟明;陈民铀;何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52 | 分类号: | G01S7/52;G01S15/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超声 成像 系统 动态 孔径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成像系统的动态孔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超声成像系统中,随着接收超声回波信号深度的增加,动态控制探头接收阵元开启的过程,称为动态孔径控制技术。
动态孔径控制技术是超声成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通常在工程实现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方法进行多次反复实验去修正、调整动态孔径的控制参数,从而得到一组较好的动态孔径控制参数,但是整个实现过程非常机械与繁琐,如果探头参数,探测对象发生改变,那么就需要重复机械与繁琐的实验工作,重新得到一组动态孔径的控制参数;而且现有的动态孔径控制技术中,超声成像系统对扫描线之间区域的成像能力较弱,对整体成像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声成像系统的动态孔径控制方法,对探头的孔径大小进行动态控制,并能有效地提高成像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超声成像系统的动态孔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超声波回波信号,分析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探测深度,将探测深度均匀分段,得到均匀分布的多个深度;
2)对步骤1)获得的每一个深度,计算该深度下正好能够完全覆盖相邻两条扫描线之间区域的波束宽度;
3)对下式进行循环迭代计算,得到对应深度zk下探头所需开启阵元的个数Nk:
式中,为第i个阵元的响应复振幅,Δφi为第i个阵元在计算点(x,z)与焦点的声波相位差,N为探头阵元个数;bwk为深度zk下对应的正好能够完全覆盖相邻两条扫描线之间区域的波束宽度;
根据所得的对应深度zk下探头所需开启阵元的个数Nk,控制超声波成像系统探头阵元的开启的个数。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通过下式对探测深度均匀分段,得到均匀分布的多个深度:
zk=depth*k/K,k=1,2,3,…,K;
式中depth为探测深度,K为均匀分段数;
进一步,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