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拼接无真空隔离支柱的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4932.8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6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利勤;郭太良;林金堂;林志贤;叶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63/06 | 分类号: | H01J6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真空 隔离 支柱 发射 双面 显示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面积场发射平面光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拼接无真空隔离支柱的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光源在众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尤其在信息显示领域。场发射平面光源一种绿色节能照明光源,其原理是利用平面上阴极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轰击阳极的荧光粉,而发出均匀可见光。
目前大面积的光源主要采用多支传统的荧光灯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组装而成,用于室外大面积照明或显示。但是,荧光灯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分别存在环境污染和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它们在大面积照明或显示上的应用。而场发射光源是一种绿色节能照明光源,其原理是利用阴极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轰击阳极的荧光粉,发出均匀可见光。场发射光源具有更低的能量消耗、更高的亮度、更广的视角、更高的对比度、更短的响应时间以及更宽的工作温度等优点。并且,现有的平面光源大多数是采用单面显示,其背面并不显示。然而,在大型光源应用中,如交通指示灯、各种大型场合的信息显示(会展厅)及环形电影院等,往往需要展示相对的两个面,传统的方法就是采用两个单面显示光源板置于相反方向,以达到前后都可观的目的,但是,这样设置需要两套驱动系统,线路复杂,造成显示器的可靠性不好,且成本太高,不利于实际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光源双面显示,提供了一种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其中包括一个两面都发射电子的阴极和两个作为阳极的荧光屏。其中,该阴极设在两荧光屏之间。通过阴极两面都发射电子轰击它们面对的荧光屏,从而实现双面显示的目的。对于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来说,一般需要高真空密封封装,光源内部真空度越高,场发射性能也就越好。所以,真空维持便成为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在传统技术中,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为获得长寿命可靠工作所需采用的维持真空的措施主要是在其内部安装吸气剂,其大致有两种类型:蒸散式和集中非蒸散式。
对于蒸散式吸气剂,需在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内部设置一平面结构用以通过预先的蒸散过程形成吸气剂层,但这样会增加制造成本,同时可能会引起电极间短路或漏电,导致光源失效。对于集中非蒸散式吸气剂,其通常集中设置在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端部位置。在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内部靠近吸气剂的位置真空度较好,而在远离吸气剂的位置真空度较差,下降了三个数量级,其已不能满足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正常工作所应具备的水平。
大面积的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需要较多的真空隔离支柱作为阴极和阳极的隔离支柱。2007年9月26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610060071.6号说明一种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此方法利用了真空隔离支柱作为阴极和阳极间的支撑条来保持其内部能够正常工作下所需的真空度。但是在场发射过程中,由于正负电荷的空间分布会在隔离支柱处造成电荷的空间积累,从而影响器件的寿命,亮度均匀性等。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拼接大面积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其无需真空隔离支柱,能有效的维持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的内部具有正常工作下的真空度,延长器件寿命,同时,有效地提高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器件发光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拼接无真空隔离支柱的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其无需真空隔离支柱,避免了电荷的空间积累,且能有效地维持场发射平面光源内部正常工作下的真空度,从而场发射平面光源器件的寿命,同时提高场发射平面光源器件发光的均匀性,同时实现了大面积场发射平面光源的双面照明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拼接无真空隔离支柱的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个无真空隔离支柱的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单元,所述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单元相互独立设于一平面上并排列组合成为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所述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单元包括:第一阳极、第二阳极、阴极、边封体和吸气剂,所述第一阳极包括第一阳极基板、设置在第一阳极基板上的第一阳极导电层和设置在第一阳极导电层上的第一荧光粉层;所述第二阳极与第一阳极相对设置,其包括第二阳极基板、设置在第二阳极基板上的第二阳极导电层和设置在第二阳极导电层上的第二荧光粉层;所述阴极设置在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之间,所述阴极包括金属导电网和形成于金属导电网相对两表面的两电子发射层,两电子发射层分别与第一阳极的荧光粉层和第二阳极的第二荧光粉层相对应;所述边封体固定第一阳极、阴极和第二阳极,并共同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边封体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吸气剂设于所述边封体上的排气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