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5295.6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2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大 边坡覆压 支护 方法 | ||
1.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根锚杆(2)横向设置在需要防护的边坡区域顶部以上的位置,锚杆(2)之间连接有连接钢筋(3),将土工织物(5)系固在锚杆(2)和连接钢筋(3)上,土工织物(5)沿坡表(1)铺设至坡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锚杆(2)时,以相邻锚杆(2)的间隔为2~5m进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工织物(5)铺设至坡脚后,在锚杆(2)上系固压覆钢丝(4),压覆钢丝(4)设置在土工织物(5)上,并自上而下沿坡表(1)向坡脚铺设。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工织物(5)铺设至坡脚后,在边坡底部且靠近土工织物(5)的两侧的位置横向至少安装两根底部锚杆(8),利用压制钢筋(9)依次横向将坡底的底部锚杆(8)连接并使土工织物(5)被压制在压制钢筋(9)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锚杆(8)位于坡脚的竖直高度在2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工织物(5)铺设至坡脚后,将土工织物(5)向边坡卷起,并使其端部与边坡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布设在高于需要防护的边坡区域顶部且便于布设的位置,所述土工织物(5)通过悬挂钢丝(10)系固在锚杆(2)和连接钢筋(3)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大边坡覆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设计计算
根据边坡需防护区域的高度、宽度,以及边坡上可能滑落的孤危石(6)重量和能量,确定所需土工织物(5)的材质、面积大小及重量;
根据土工织物(5)和压覆钢丝(4)的重量,确定顶部锚杆(2)的数量、间距和锚固深度;
B、施工锚杆(2)
在需要防护的边坡区域顶部以上的位置,按设计的间距和锚固的深度,布设施工锚杆(2);
C、安装连接钢筋(3)
将连接钢筋(3)依次固定在锚杆(2)上;
D、铺设土工织物(5)
将土工织物(5)系固在锚杆(2)和连接钢筋(3)上,然后将其沿坡表(1)自然下放,直至其下缘垂落至坡脚;
E、铺设压覆钢丝(4)
将压覆钢丝(4)系固在锚杆(2)之上,然后慢慢将其沿土工织物(5)铺设至坡脚,压覆钢丝(4)铺设在土工织物(5)上;
F、施工底部锚杆(8)并连接压制钢筋(9)
在边坡底部且靠近土工织物(5)的两侧的位置横向至少安装两根底部锚杆(8),利用压制钢筋(9)依次横向将坡底的底部锚杆(8)连接并使土工织物(5)被压制在压制钢筋(9)下;
E、回收部件
在不需要继续提供防护时,拆卸连接钢筋(3)、土工织物(5)、压覆钢丝(4)、压制钢筋(9)和其它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52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稻田排水沟水位、水质分层控制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