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手持电化学抛光、刻蚀与去毛刺复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5779.0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庞桂兵;腾飞;徐文骥;周锦进;高喜龙;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手持 电化学 抛光 刻蚀 毛刺 复合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手持电化学抛光、刻蚀与去毛刺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手持式操作笔,操作笔包括外壳(6)、外壳中装有可更换的阴极(7)、外壳下部设置有可更换的防磨套(8),操作笔中设有电解液通路,并和储液罐(1)通过输液管(3)连通;加工时工件(9)接电源正极,连通阴极的导线接电源负极,电源通电,操作者手工控制操作笔在被加工表面依加工要求而动,电解液(2)由储液罐(1)经电解液通路流过外壳内部阴极与被加工工件表面间间隙实现预期抛光、刻蚀和去毛刺加工;输液管(3)上设置控制阀(4),输液管(3)与外壳(6)连接处通过密封胶(5)实现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持电化学抛光、刻蚀与去毛刺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笔中的阴极(7)上部为整体圆柱形,下部为半圆柱形,以使阴极与操作笔外壳间通过电解液,在整体圆柱形一端,有外螺纹,操作笔外壳为圆柱形,下端的外圆面有螺纹安装着防磨套(8),防磨套(8)为台阶圆柱形,下端开有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电化学抛光、刻蚀与去毛刺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a)用于抛光平面时,所采用的阴极下端部为平面,防磨套端部也为平面;b)用于抛光窄槽时,所采用的阴极下端部形状为与窄槽内角形状对应的外角,防磨套端部形状为与窄槽内角形状对应的外角,防磨套端部在沿外角棱边方向,与阴极半圆部分的相同方向开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电化学抛光、刻蚀与去毛刺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刻蚀图案加工时,所采用的阴极下端部为平面,防磨套端部也为平面,刻蚀时工具依所刻蚀图案移动,工件上获得所需图案。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电化学抛光、刻蚀与去毛刺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去毛刺加工时,所采用的阴极下端部为平面,防磨套端部为平面,在防磨套外部套一层布质外衬套(10),并用勒紧绳(11)固定,去毛刺时阴极与毛刺相对并向毛刺逐渐移动,去除毛刺。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电化学抛光、刻蚀与去毛刺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去毛刺加工时,所采用的阴极下端部为球面,防磨套端部为平面,在防磨套外部套一层布质外衬套(10),并用勒紧绳(11)固定,去毛刺时阴极与毛刺相对并向毛刺逐渐移动,去除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57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流式空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